設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十核魅族PRO 6手機評測:這拍照和PRO 5真是同一傳感器?

2016/4/15 21:18:14 來源:IT之家 作者:阿華 責編:阿華

“月月有新機”對于魅族而言,儼然已經(jīng)成為過去時;2016,魅族已然進化至“周周有新機”......

距離魅藍Note3發(fā)布剛好一周之后,魅族又在“許巍演唱會上”推出魅族PRO 6,乍聽起來感覺應該是前作魅族PRO 5的替代品,但其實只是PRO系列的一個補充。不少網(wǎng)友甚至打趣道,“這貨就是之前曝光的PRO 5 mini版本吧”。的確,魅族PRO 6發(fā)布之后,PRO 5不僅沒有下架停售,而且價格也要比前者高出一截,間接印證了大家的部分猜測。

一直以來,旗艦機型似乎總與大屏綁在一起,要旗艦就必須上大屏,手感出眾的小屏版本配置總要矮上那么一等,讓人糾結不已。這種情況直到最近才有所改觀,至于是誰帶頭這里不做討論,至少這股回歸理性的潮流我們還是非常認可的。

從PRO 6官方介紹頁面來看,魅族也把它定義為了“小屏旗艦”,基于安卓陣營以及魅族一貫的窄邊框設計而言,5.2英寸勉強也能沾上小屏的邊,不過到底能不能帶來旗艦機般的體驗,我們還是讓實際數(shù)據(jù)和體驗來說話吧。

IT之家此前在魅族PRO 6開箱圖集中,向大家征集了對于魅族PRO 6,你想了解的內(nèi)容。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本文會針對大家的疑問做出詳細解答。

▼先來看看魅族PRO 6的詳細硬件規(guī)格以及價格信息:

外觀工藝

魅族如今的“套娃”式設計,讓高中低端機型的外觀看上去十分接近,魅藍Note3那會兒的梗依舊可以套用在魅族PRO 6身上,如果沒有尺寸的對比,還真得玩一會“大家來找碴”才能分出它們的不同。

實際上手后魅族PRO 6后,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小巧但卻沉甸甸的,頗有分量感。對比日前的魅藍Note3來看,魅族PRO 6雖然屏幕從5.5縮小到5.2,電池電量從4100下降到2560,但重量上卻僅僅輕了3克,即便對比PRO 5來看,也只輕了8克而已。不同朋友對于手機重量的偏好各不相同,有些可能認為160克有點重,也有人可能認為有點分量反倒更能突出質(zhì)感。

在筆者看來,160克的重量對于5.2英寸的魅族PRO 6來說,的確不能說是輕巧,夏天即將到來,放在較薄的休閑褲口袋里還是很能感覺到分量感,但這重量倒也不至于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感覺壓手腕。

魅族PRO 6這次使用了金屬一體式機身,只是為了預留信號的溢出通道,在機身上下各加入一道納米注塑的天線條,而且這道注塑條直接延伸到側(cè)邊和倒角部分,不再像魅族MX5、PRO 5那樣在背面三段式之外再在倒角上做斷開注塑,簡而言之,就是魅族MX5、PRO 5那種“高光T槽”與側(cè)面天線條不在一條直線上的狀況徹底不見了,金屬機身的一體感大大提升

▲MX5的高亮T槽以及側(cè)面的倒角隔斷天線條不在一條直線上。

魅族PRO 6這次把注塑天線條處理成了非常特別的弧形,稱得上是機身上最有個性的地方,也使得中部的金屬機身面積得以最大化,視覺上看起來后背的一體化程度更高,但具體好看與否,能否接受,還是因人而異,IT之家不會給出主觀定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魅族PRO 6的注塑天線條也做了染色處理,與機身顏色更加統(tǒng)一。

手感上,魅族PRO 6的金屬機身噴砂處理明顯更加到位,摸上去非常細膩順滑,很能提升質(zhì)感;整機7.25mm的厚度在手感上的確比較薄,四個R角的弧度較大,手感上夠薄絲毫沒有硌手感;另外,魅族PRO 6這次對2.5D玻璃面板與側(cè)面機身的過渡處理的非常到位,玻璃與金屬機身中間的白色塑料框幾乎與兩者的弧度完全平齊,手指順著弧形玻璃邊緣滑下去一點兒也沒有塑料框刮手的感覺,魅族PRO 6在手感上的確處理的非常精細,夠薄夠圓潤,這些都是凸顯PRO 6身價的地方。

魅族PRO 6機身上加入多處對稱設計,前置攝像頭與距離/光線傳感器開孔分居聽筒兩側(cè);降噪麥克風開孔,也放在了機身頂部正中間,3.5mm耳機接口被挪動到底部左側(c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魅族PRO 6在前置攝像頭左側(cè)還安放了一枚LED呼吸提示燈,日常不點亮狀態(tài)下完全是隱藏的。

側(cè)面的音量鍵和電源鍵放置在高光凹槽內(nèi),按鍵鍵程較短但很有韌性,手感不錯。機身左側(cè)上方是魅族PRO 6的SIM卡槽,可以放入兩張Nano SIM卡,不支持Micro SD存儲卡,放存儲卡還是SIM卡的糾結也就此被拿掉。

▼魅族PRO 6所有接口均位于機身底部,中間的是USB Type C接口,右側(cè)是揚聲器開孔,外放音質(zhì)表現(xiàn)不錯,整體聲音更加渾厚,在SmartPA放大芯片的支持下,PRO 6的最大音量也很高,但在觀看視頻時,如果開到最大也會有輕微的破音情況出現(xiàn)。順便回一下上面提問的朋友,魅族PRO 6這次的Home鍵沒歪,至少我們手頭的這臺媒體樣機是這樣。

▼魅族PRO 6在外觀方面的另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攝像頭下方的十顆環(huán)形LED補光燈,相鄰兩顆均為雙色溫,表面帶有菲涅爾紋路,可以更好的實現(xiàn)柔光效果。

在開啟手電筒的情況下,魅族Pro 6只會點亮其中的五顆原色LED,即便在拍照時手部有一定的遮擋,單從遠處來看,PRO 6的夜間照明效果依舊要好于采用TureTone雙色溫補光燈的iPhone6s。

魅族PRO 6的主攝像頭依舊采用索尼IMX230圖像傳感器,但鏡頭部分以及與之搭配的ISP以及圖像引擎都發(fā)生了變化,PRO 6與PRO 5在拍照方面的對比,我們在后面的拍照部分再來詳細對比。

屏幕

魅族在邊框控制方面向來做的比較出色,這次的魅族PRO 6同樣采用了超窄邊框設計,而且BM遮蓋區(qū)與前面板的白色邊框都做的非常窄,視覺效果著實不錯。

就和上面這位朋友一樣,超窄邊框屏幕手機往往會帶來邊緣的誤觸問題,不過魅族PRO 6這次處理的還是比較到位,首先,PRO 6的尺寸和厚度還是比較小的,單手持拿時手掌接觸屏幕邊緣的機會本身就會少很多;其次,經(jīng)過我們的實際測試,只要手掌接觸部分沒有碰到第二個圖標(從左右兩側(cè)往中間數(shù)),那么魅族都會無視其存在,此時點擊滑動均不受影響,防誤觸機制做的還是比較到位。

在實際的顯示效果方面,我們對比了魅族的PRO 5,首先最直觀的就是屏幕的細膩度,畢竟尺寸縮小了0.5英寸,但分辨率都是1920*1080。然后就是屏幕的色溫表現(xiàn),PRO 5和很多A屏手機一樣,默認色溫比較冷,稍微偏轉(zhuǎn)就會看到屏幕表面泛著一層綠色,而這個問題在PRO 6身上就好了很多,色溫明顯更接近標準的6500K水準,稍微偏轉(zhuǎn)下偏色發(fā)綠的現(xiàn)象也少了很多。除此之外,魅族PRO 6的色彩表現(xiàn)也要比PRO 5更為準確一些。

▲上圖左側(cè)為魅族的PRO 6,右側(cè)為魅族PRO 5。

魅族PRO 6這次在顯示設置中還提供了色溫調(diào)節(jié)、顯示模式以及護眼模式,支持根據(jù)環(huán)境光線自動調(diào)節(jié)顯示效果,可定制性好了很多

IT之家這里還簡單測試了一下魅族PRO 6的最低亮度,發(fā)布會上,魅族稱PRO 6的最低亮度可達3尼特,實際調(diào)節(jié)后亮度也的確夠暗,即便在夜間都感覺有些不太夠用。我們還實測了最高亮度與最低亮度之間的功耗差異,數(shù)據(jù)顯示,同樣在保持WiFi連接以及聯(lián)通4G網(wǎng)絡在網(wǎng)、后臺全部清理、無操作的情況下,魅族PRO 6最大亮度時的整機功耗約為0.78W,而最低亮度時的整機功耗約為0.48W,剛好相差300mW

續(xù)航和充電

從評論的回復來看,大家對于魅族PRO 6的續(xù)航表現(xiàn)都非常關注,畢竟PRO 6的電池電量僅有2560mAh,還搭載了基于臺積電20nm工藝的十核心Helio X25處理器,下面我們來看看IT之家的實測數(shù)據(jù)。

我們首先將魅族PRO 6電量充至100%,然后在僅放入1張聯(lián)通4G卡、保持WiFi連接、手動設定一半屏幕亮度的情況下,刷微博30分鐘(期間還看過一兩個小視頻),共耗電6%;然后在開啟一半外放音量的情況下,在線觀看一集720P級別的《太陽的后裔》(50分鐘),共耗電9%,照此推算,滿電的魅族PRO 6也只能看大約9個半小時;在保持靜音的情況下,玩30分鐘NBA2K16游戲,共耗電14%;外出連續(xù)拍照70張,耗電7%左右,在這樣的持續(xù)高強度使用情況下,魅族PRO 6僅堅持了大概7個小時就沒電了,中等使用強度的話,一天一充應該是跑不了的。

魅族PRO 6電池電量不大,又支持最高24W的mCharge 3.0快充技術,因此充電速度也是非???,實測13分鐘即可從1%充至30%,完全充滿也只需要一個小時,實際的充電曲線圖如下,我們同時還對魅族PRO 6的電池溫度進行了持續(xù)記錄。

▲充電曲線

▲電池溫度曲線

可以看到,雖然整體呈現(xiàn)逐步放緩的趨勢,但魅族PRO 6在80%電量之前的充電速度明顯非常快,相應的電池溫度也很高,實測的手機表面溫度已經(jīng)接近39.1攝氏度,在充至80%以后,魅族PRO 6的電池溫度才會隨著充電速度的放緩逐步回到正常狀態(tài),也就是說充滿后你去摸一下手機,和剛充電時溫度沒啥區(qū)別。

▲開箱后,由于線材本身就是彎折放在包裝盒內(nèi)的,因此接口處已經(jīng)有了比較明顯的折痕。

由于充電時的電流較大以及對USB 3.1的兼容,魅族PRO 6的數(shù)據(jù)線非常粗,但線材表面也有些偏硬,彎折過大的話很容易留下明顯的折痕,長期使用后表面是否會容易開裂依然值得關注。

十核聯(lián)發(fā)科X25性能與發(fā)熱情況測試

在此前的聯(lián)發(fā)科十核芯片發(fā)布會上,我們就已經(jīng)得知魅族PRO 6將首發(fā)搭載Helio X25,也就是聯(lián)發(fā)科Helio X20(MT6797)的高頻版MT6797T,采用三簇十核架構,CPU部分由2顆2.5GHz主頻的A72 + 4顆2.0GHz主頻的高頻A53 + 4顆1.4GHz主頻的低頻A53組成,GPU部分為Mali-T880 MP4,工作主頻為850MHz,采用臺積電20nm工藝打造,支持LPDDR3 933MHz雙通道內(nèi)存,eMMC 5.1存儲,集成全新雙ISP,LTE Cat6速率全網(wǎng)通基帶,支持雙載波聚合技術。

這么多核心如何協(xié)同工作也是很多人感興趣的問題,是不是如大家所說的“一核工作,九核圍觀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聯(lián)發(fā)科自己打造了一套名為“聯(lián)發(fā)科連貫系統(tǒng)互聯(lián)(MCSI)”的互聯(lián)系統(tǒng),很可能是基于ARM的CCI-500打造而來,后者本身可以同時調(diào)控4個簇群核心,整體的任務調(diào)配單元仍然是CorePilot。

聯(lián)發(fā)科表示,Helio X20和X25,主要分為三檔工作模式,在處理輕度任務時僅開啟四個低主頻A53核心,數(shù)據(jù)密集型任務加開高主頻A53,需要密集運算的復雜任務會繼續(xù)開啟兩個A72大核參與工作

就實際體驗來看,像是桌面滑動這種基礎操作,聯(lián)發(fā)科Helio X25僅會開啟其中的3個低主頻A53核心,滑動操作停止之后僅保留1個低主頻A53核心。如果應用數(shù)量較多或者需要進行文件夾操作,X25還會另外開啟3個高主頻A53參與運算,滑動操作的流暢性以及跟手程度都十分不錯,按照聯(lián)發(fā)科給出的數(shù)據(jù),X20和X25可以在1080P分辨率下給出每秒120幀的刷新率,即便面對2560*1440的2K分辨率,桌面刷新率也可以穩(wěn)定在60幀,日常操作的流暢性還是很有保障的

例如在開啟IT之家、微博、微信等日常應用時,Helio X25會開啟高主頻的A53核心輔助,日常刷IT之家客戶端,X25只會開啟低主頻A53核心,刷微博加載大量圖片和小視頻時,X25會開啟額外的4個高主頻A53大核,以保證流暢度。只有在加載手游、3D游戲等大型應用時,聯(lián)發(fā)科X25才會十核火力全開。在實際游戲過程中,其實對于CPU運算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此時X25會通過交替開啟部分核心的方式進行工作,從而抑制發(fā)熱,實際日常使用過程中,搭載X25的魅族PRO 6最高溫度一直在39攝氏度左右(室溫24攝氏度)。

聯(lián)發(fā)科Helio X25芯片絕對性能測試(GeekBench、GFXBench):

▲CPU性能對比測試(這里的單線程性能測試,X25并沒有開啟A72大核,僅是高頻A53的跑分)

▲GPU性能對比測試

從以上實測對比數(shù)據(jù)來看,聯(lián)發(fā)科目前最強十核心Helio X25芯片,GPU圖形性能還是要稍好于高通驍龍的650和652,CPU部分性能與驍龍650應該不相上下,只是在特定的密集運算環(huán)境下才會開啟A72大核,并不是時時都參與運算,多線程跑分自然非常碉堡,超過了高通驍龍的820,十分逼近蘋果目前的A9X。

應這位朋友的要求,IT之家也對聯(lián)發(fā)科Helio X25的NBA2K16游戲性能進行了測試,這個應用應該很能代表目前市面上的大型3D游戲,來看看X25的實際表現(xiàn)情況。

首先,NBA2K16畫質(zhì)設定中,除了觀眾開到中等特效,其他全部拉到最高,魅族PRO 6的實際幀率只有12幀,畫面的卡頓非常明顯,很難繼續(xù)進行下去,連續(xù)運行30分鐘之后,魅族PRO 6的最高溫度大約為39攝氏度左右,幀率仍然是12幀左右,GPU部分的表現(xiàn)還算是比較穩(wěn)定。實測來看,全部開啟最低特效,魅族PRO 6能把游戲幀率維持在35幀以上,這時候是足夠流暢了,但畫面就……(見下圖)

▲最高畫質(zhì)(觀眾效果開中)

▲最低畫質(zhì)

10線程開滿,滿負荷拷機測試!

以上日常應用環(huán)境都沒法把Helio X25負載加滿,我們也找來了GPUGFLOPS,直接開滿10線程,同時烤滿CPU和GPU,來看看這時候的測試數(shù)據(jù)。

從實測結果來看,魅族PRO 6的X25火力全開僅維持了數(shù)秒鐘,之后CPU開始稍稍降頻,但此時兩個A72依然同時開啟,60秒后單個A72間歇關閉,最終100秒后,雙A72逐步退出,性能也就穩(wěn)定在20 GFLOPS附近;GPU的表現(xiàn)也差不多,75秒左右開始出現(xiàn)波動,100秒后直接降頻,此后頻率一直保持穩(wěn)定,240秒拷機后,魅族PRO 6機身實測溫度已經(jīng)飆升到44.8攝氏度。大家可以關注下200秒之后的性能數(shù)據(jù),此時的Helio X25的CPU、GPU性能分別為18.9和41 GFLOS。

IT之家也對魅族PRO 6在拷機過程中的電流電壓數(shù)據(jù)進行了記錄,實測魅族PRO 6在十核烤滿、屏幕最高亮度的情況下,整機功耗約為4.2W

魅族PRO 5、PRO 6拍照對比實測

從前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到,魅族PRO 6這次依然沿用了索尼的IMX230傳感器,但鏡頭以及ISP、圖像算法引擎都進行了更換,這到底會對拍照帶來多大的影響,這里我們也找來了魅族PRO 5來和PRO 6進行一番實際對比。

從日間實拍樣張來看,你能相信這是同樣的索尼IMX230圖像傳感器拍出來的照片嗎?

可以看到,魅族PRO 6相比PRO 5,在畫面曝光量上明顯高出不少,而且畫面更具層次感,一下子明亮通透許多,這和此前魅族手機的成像風格有著巨大的差異。另外,在白平衡方面,魅族PRO 6也要更加準確,此前PRO 5成像偏藍綠的問題也被解決。大家可以特別注意下畫面中的天空和綠色植物,魅族PRO 6成像明顯更加真實,PRO 5則有明顯的人工加工上色的后期痕跡。

在實際拍攝體驗上,魅族PRO 6的對焦速度以及成像后的保存速度,都比PRO 5快出不少。部分朋友可能發(fā)現(xiàn)了,兩者的焦距也有些差異,魅族PRO 6的取景范圍明顯更大,也就是焦距數(shù)值更小一些。

在相對昏暗的負一層地下車庫內(nèi),魅族PRO 6為了更高的畫面亮度,ISO感光度會相應的提高,同時降低快門速度,但這在帶來更明亮的畫面的同時,畫面的噪點卻增加的比較明顯,畫面放大后細節(jié)的涂抹感比較明顯。

微距成像對比,魅族PRO 5和PRO 6對于這朵紅色小花的處理完全不同,后者的色彩要更加真實一些,很好的表現(xiàn)了花朵嬌艷欲滴的感覺,PRO 5對于紅色的處理看上去更加接近粉色,缺少一絲生機感。

逆光場景下,我們同時將兩者的對焦點選擇在葉片上,此時魅族PRO 6很好的表現(xiàn)出了逆光的感覺,曝光控制更加合理,而魅族PRO 5則在面對逆光環(huán)境時,出現(xiàn)了明顯的偏灰問題,整體色彩也要黯淡許多。

夜間成像環(huán)節(jié),魅族PRO 6在光圈以及單像素面積上絲毫沒有優(yōu)勢,也沒有光學防抖,只能依靠拉高ISO感光度來獲取足夠明亮的畫面,噪點大幅增加,解析力大幅降低都是可以預見的事情。不過從放大后的局部細節(jié)圖片來看,降噪做的還是不錯,這跟如今聯(lián)發(fā)科全新ISP具備的降噪算法關系密切,對于眩光的抑制比較出色,魅族PRO 6全新鏡頭模組的桶內(nèi)消光比PRO 5有明顯的進步

Flyme 5.2和3D Press壓力觸控

魅族PRO 6搭載了基于Android 6.0的Flyme 5.2,與此前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增加了對于3D Press壓力感應的支持,實際的使用感受和流暢度方面與此前的Flyme 5.1并沒有本質(zhì)性的區(qū)別。這里就不再展開贅述。

魅族PRO 6的壓感功能基本原樣照搬了蘋果的3D Touch,包括用力按壓圖標出現(xiàn)的快捷菜單以及Peek、Pop兩級式的預覽打開操作等,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壓感層級的關系,魅族PRO 6的3D Press實際觸發(fā)力度不太容易掌握,首次按壓自然沒問題,但Peek、Pop之間的輕重拿捏就很難掌控了,如果首次按壓力度過大的話,在預覽界面即便你繼續(xù)把屏幕按碎了也沒反應,必須松開再次用力按才能觸發(fā)。另外,由于沒有Taptic Engine線性震動馬達,魅族PRO 6的壓感反饋也不夠清晰,兩級壓感之間的反饋都是同一種震動,你很難將兩種力度區(qū)分開來。除此之外,3D Press的應用場景也比較有限,現(xiàn)階段還沒有壓感手寫、光標控制或是執(zhí)行其他操作等更多擴展功能。

Flyme 5.2的3D Press功能還可以在用力按壓預覽之后向上滑動,之后就會出現(xiàn)分享等快捷操作菜單,但不支持的用戶也不必擔心,長按之后也是一樣的效果,功能按鈕會在屏幕底部一字排開。

除了偶爾不用打開應用就快捷調(diào)用掃一掃、付款等功能外,壓力觸控的應用場景目前確實比較有限,按照蘋果內(nèi)部人士的說法,蘋果此前推3D Touch還有想要優(yōu)化大屏單手操作的初衷,比如你看到一個鏈接,通過3D Touch即可快捷預覽,無需整個展開,這樣就減少了用戶訪問的層級,整體操作更加扁平化,用戶也無需打開后再去點左上角按鈕返回,預覽完畢一松手指就返回當前頁面了。


總結

總的來看,魅族PRO 6是一款注重綜合體驗的精致“小屏”(相對于安卓陣營以及它那PRO 5老大哥而言)安卓手機,雖然性能距離驍龍820、Exynos8890等旗艦SoC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這方面節(jié)省下來的成本,也換來了相比PRO 5更好的做工品質(zhì)、更出色的手感、更好的拍照畫質(zhì)以及更好的屏幕觀感,這些雖然沒有跑分數(shù)字來的直觀亮眼,但在日常實際使用中的重要性確是一點兒也不遜色。

就PRO 5、PRO 6而言,如果你是非常在意游戲性能以及大屏體驗的用戶,我們還是建議你選擇搭載Exynos 7420的魅族PRO 5如果你覺得Helio X25性能夠用,同時對于手感、品質(zhì)、屏幕觀感以及拍照有需求的話,那么我們毫不猶豫的建議你選擇魅族PRO 6。

廣告聲明:文內(nèi)含有的對外跳轉(zhuǎn)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軟媒旗下網(wǎng)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xiàn)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