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人體十大“設計缺陷”:裸露的睪丸易受傷

2016/4/16 8:08:38 來源:新浪科技 作者:徐寒易 責編:汐元

古希臘人迷戀“數學上完美”的身體。但不幸的是,對于追求這種理想的人來說,我們的身體并不由傳說中雕刻出完美女性形體的雕刻家皮格馬利翁(Pygmalion)設計,而是被馬蓋先(MacGyver,美國一個電視劇的英雄,擅長用身邊的常見物品解決問題)設計的。演化用類似膠帶和木材邊角料的生物材料塑造了我們的身體,如果沒有小行星或是核彈爆炸來讓一切歸零的話,唯一能改善我們身體形態(tài)的方法就是對現(xiàn)有的模型進行修補。“演化并不會產生完美的身體,”普利斯頓大學的體質人類學家Alan Mann解釋道,“演化產生的是功能?!?/p>

我依著這個想法采訪了一些解剖學家和生物學家,然后列出了一張人體遺留問題清單——就好像你在買房之前,會把這個房子的問題都列張單子一樣。拿出你的錢包吧,我們的身體就像一棟需要修補的房子一樣。

1。不太管用的脊柱

脊柱的問題: 我們的脊柱糟糕透頂。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人類起源中心主任Bruce Latimer認為,我們能行走真是個奇跡。當我們的祖先用四肢行走時,他們的脊柱是拱形的,就像一把弓一樣,能夠承受下面垂掛的內臟的質量。

但當我們開始直立行走,整個系統(tǒng)發(fā)生了90°的旋轉,于是就開始出毛病了:脊柱被迫成為了柱狀。接下來為了支持兩足運動,腰部的脊柱向前發(fā)生了彎曲。為了讓頭部保持平衡(這樣我們走路的樣子就不會像在跳下腰舞),脊柱上部往相反的方向彎曲了。

這個變化對脊柱下部產生了巨大的壓力。根據一項估計,80%的成人都患有腰痛。

解決辦法:讓脊柱重新變回拱狀?!翱纯茨愕墓?,”Latimer表示,“它從骶骨到頸部是一個弓形曲線。這是很棒的系統(tǒng):簡單、強壯、無痛。解決秘方只有一個:如果要避免我們沉重的頭部往前傾斜失去平衡(還要讓腰不痛),我們只有回到四腳著地的狀態(tài)?!?/p>

2。僵硬的膝蓋

膝蓋的問題:Latimer表示,“膝蓋是身體中最復雜的關節(jié),位于兩個巨大的‘杠桿’——股骨和脛骨中間。這下麻煩就多了?!苯Y果就是,你的膝蓋只能向前后兩個方向轉動?!斑@就是為什么除了橄欖球以外的所有大型運動禁止運動員從側邊撞擊或者擊打對手的膝蓋。”

解決辦法:用一個球和凹槽代替這個關節(jié),就像你肩膀和臀部里的結構一樣。我們沒有在膝蓋處演化出這樣的關節(jié),“因為我們不需要,”Latimer表示,“古人類還不知道足球是啥?!?/p>

3。過于狹窄的骨盆

盆骨的問題:生孩子很疼。更糟糕的是,女性骨盆的寬度已經20萬年沒變過了,為的是防止我們的大腦長得更大。

解決辦法:Latimer說,當然你可以把骨盆拉寬,但是技術專家可能已經有了更好的解決方法?!拔腋艺f1萬年甚至1千年以后,發(fā)達國家不會還有需要自然分娩的女性。在診所里就能讓精子和卵子結合,你出門順道就能取個孩子回來?!?/p>

4。裸露的睪丸

睪丸的問題:一對孕育生命的器官脆弱地掛在身體外面。

解決辦法:把睪丸放回身體里可以避免男性關鍵部位受撞擊時的“蛋疼”。紐約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演化心理學家Gordon Gallup表示,要這么做的話首先你得先對精子做些調整。很明顯,睪丸(和卵巢不一樣)被丟到溫度更低的“體外”環(huán)境中的原因在于,精子得被保存在比體內溫度低2.5到3華氏度(合1.4到1.6攝氏度)的地方。

Gallup推測,較低的溫度能夠讓精子保持在相對不活躍的狀態(tài),直到溫暖的陰道將它們激活,促使它們游向卵子使其受精。這種演化性補救措施能夠防止精子過早消耗掉自身的能量。Gallup表示,我們可以改變系統(tǒng)的規(guī)則:讓精子保持體溫,但是讓陰道變得更熱。(小貼士:我們不需要重新設計規(guī)則:大象就是一個很好的現(xiàn)成模板。)

5。牙齒太多

牙齒的問題:一般來說,人類上下左右的牙床后部都各有3顆臼齒。當我們的大腦迅速變大時,頜變得更寬更短,使得最里面的第三顆臼齒沒有了生長的空間。人類在學會烹調食物前,這些有尖凸的臼齒是挺有用的。但是現(xiàn)在,“智齒”只會讓你牙齦疼痛。

解決辦法:拔掉它們。有時它們看上去要退化消失了——大約25%的人(絕大多數愛斯基摩人)生來就不會長智齒,或者只會長一顆智齒。我們已經知道如何用牙科工具安全地取出第三顆臼齒。Mann指出,如果演化沒有賦予我們的“更大”的大腦的話,我們是無法發(fā)明這種牙科技術的。這也算是功過相抵吧。

6。彎繞的動脈

動脈的問題:血液通過一條大動脈流入兩只手臂和兩條大腿,而大動脈進入四肢的位置,分別位于身體正面的二頭肌和髖屈肌。為了給身體背面的組織(如三頭肌和腘繩肌腱)供血,動脈會分叉,圍繞著骨頭形成環(huán)路,并和神經結合成束。

這種彎繞的“管道”會導致惱人的差錯。比如在肘部,動脈的分支會與驅動小指的尺骨神經在皮膚下的淺表部位相遇。這就是為什么當你上臂末端的骨頭——肱部(“麻筋兒”的所在位置)在撞到東西的時候你的手臂會感到麻木的原因。

解決辦法:霍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研究靈長類動物肌肉演化的解剖學助理教授Rui Diogo認為,可以從肩胛骨和臀部出發(fā),為每條手臂和腿的背部增加第二條大動脈。新加的管道可以為肩膀和手背之間增加一條更為直接的供血通路,這可防止血管和神經過于靠近皮膚。

7。放反的視網膜

視網膜的問題:紐約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分子生物學副教授Nathan Lents寫道,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就像方向放反了的麥克風。這個設計,使得光必須在穿過每個細胞、血液以及組織后才能到達細胞背部的接收器。這種設置會讓視網膜容易從周圍組織上脫落,而這是失明的主要原因。這也會導致盲點,即像“麥克風纜線”一樣的細胞纖維束匯聚在視神經上的那一處,而大腦必須對這個盲區(qū)進行“腦補”。

解決辦法:借用章魚或是烏賊的方法:把視網膜翻回來。

8。胸腔里的喉返神經

喉返神經的問題:喉返神經(RLN)對說話和吞咽至關重要。它將大腦的指令傳導給聲帶下的喉部肌肉。理論上,神經信號的傳導應該是非常迅速的。但是在胎兒發(fā)育過程中,RLN和頸部的一團組織纏繞在一起,這團組織向下生長發(fā)育成為心臟附近的血管,導致RLN繞了主動脈一圈才回到喉。RLN位于胸腔之中,這使它容易在外科手術或打架時受傷。

解決辦法:東北俄亥俄醫(yī)科大學(Northeast Ohio Medical University)解剖學和神經生物學教授Rebecca Z。German表示,“這好辦。”當嬰兒在子宮里的時候,把頸部討厭的血管組織挪到胸腔后再來發(fā)育RLN。通過這種方式,這個神經就不會被拉到胸腔里了。

9。錯位的喉嚨

喉嚨的問題:氣管和食道的開口在同一處——咽,咽是從鼻子嘴巴與喉之間的部位。為了防止食物進入氣管,當你吞咽時,一個葉片狀的扁平物——會厭會反射性地蓋住喉部開口。但有時,會厭的反應速度不夠快。如果你在吃飯的時候說笑,食物有可能滑入氣管堵住呼吸道,導致窒息。

解決辦法:用鯨的方法。鯨的喉位于呼吸孔內。German表示,如果我們將喉移到鼻子里的話就能得到兩條獨立的管道。當然,我們同時會失去說話的能力。但是我們還可以用歌曲溝通,就像鯨通過鼻孔內的震動溝通一樣。

10。東拼西湊的大腦

大腦的問題:人類大腦是分步演化而來的。心理學家Gary Marcus在新書《異機種系統(tǒng):思維的偶然演化》(Kluge:The Haphazard Evolution of the Mind)中提出,當腦中形成新的結構時,為了保持我們直立行走和跑動的功能,舊的腦結構并不會“下線”。這種“邊建邊用”的策略使大腦變成了一個不甚精致的場所。

大腦就好比一個功能失調的工作間,年輕的雇員(前腦)處理先進花哨的技術(比如語言),而老保安(中腦和后腦)管理的是機構記憶,還有地下室的保險絲盒。這產生了一些不良后果:抑郁癥、瘋癲、不可靠的記憶以及確認偏誤(注:選擇性地回憶或者搜集支持性的有利細節(jié),忽略不利或矛盾的信息的傾向)。

解決辦法:沒有辦法。我們完啦。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相關文章

關鍵詞:人體,大腦,神經

軟媒旗下網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xiàn)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