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決定踏上前往火星的征途前,你最好還是忘了你在地球上臥室的樣子吧。在火星上,或是在我們通常說的外太空里,在一張鋪著厚厚的床墊和蓋著暖和被子的大床上睡覺,將是一件你難以想象的奢侈之事。考慮到將貨物運輸?shù)交鹦巧纤韪冻龅某叱杀竞臀磥砘鹦蔷幼〉鬲M小的空間,我們需要為未來火星上的家具和室內空間建立一套全新的設計理念。
火星上的宜家
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日前,一群宜家的設計師來到美國猶他州的沙漠,在那兒的一個模擬火星基地里待了三天,暢想了一番能被送往火星的家具該長啥樣。
在這個兩層高,直徑約合10米的圓柱形“火星基地”里,一位名叫羅伯特·詹森(Robert Janson)的設計師表示,他和他的隊友“很快就意識到了隱私的重要性”。
他們還意識到,那些我們在地球上已經(jīng)習以為常的家具,通常會比我們必需的尺寸大一些。
“我們每天睡的那些雙層床占了房間里的許多空間,我們唯一會用到它們的時間就是睡覺的時候,”詹森這樣說道。
“每一件東西都應該具備多種功能——否則,在火星上的我們肯定是承擔不起的,”一位名叫康士坦茨·亞當斯(Constance Adams)的太空建筑設計師這樣說道,康士坦茨擔任著這個宜家設計團隊的顧問。
想到這一點后,詹森和其他設計師開始考慮如何將床嵌入到墻壁里,從而設計出一個可以下拉的小床。除此之外,他們還在考慮如何能用一些小巧的功能來豐富火星居住環(huán)境里的單調生活,比如裝一個虛擬窗戶來顯示栩栩如生的視頻畫面。
功能至上
宜家并不是唯一一家想到“火星家具”該設計成什么樣的公司。據(jù)業(yè)內的估算,將貨物運送到火星的費用將超過約38046元每公斤,瑞士設計師托馬斯·米瑟(Thomas Missé)受此啟發(fā),設計了一款由碳纖維材質制成的超薄可折疊“火星椅子”。
▲由Thomas Missé設計的“火星椅”
另一位名叫克莉絲汀·盧(Christine Lew)的英國設計師還設計了一系列的“太空用品”,比如一套能在里面洗澡的太空服和一個能在真空中吸干水分的浴袍。
克莉絲汀在接受《Dezeen》雜志采訪時表示,這些前衛(wèi)的設計師們在設計他們的“太空用品”時,并未考慮要將它們打造成能被商業(yè)化的產(chǎn)品,他們更多的是通過這些特殊產(chǎn)品,讓人們意識到在太空探索的長期旅途中一直被忽視的日常生活舒適度的問題。
作為太空探索的主力軍,NASA曾委托一些建筑設計公司來想象火星上的建筑物該被設計成什么樣子,NASA還曾為此舉辦過一個名為“3D打印居住地挑戰(zhàn)”的比賽,一些參賽作品看起來像是一些非常奢華的小屋。
該挑戰(zhàn)賽設計階段的冠軍作品是“火星冰屋”(Mars Ice House),它是一個四層高的圓頂建筑,里面還配了一個旋轉樓梯,它采用了私人和公共空間混合拼接的設計,房間里的墻都是彎曲的,這讓人們產(chǎn)生空間夠大的錯覺。
當然,除非建造這些建筑所需的工具和材料達到了能進行太空航行的嚴苛工程要求,否則這些概念作品是不會被造出來的。
“它的設計和建造都應貼合火箭科學,”亞當斯這樣說道?!八枰銐蜉p足夠硬,才能被帶離地球。”
除此之外,你想打包帶走的大多數(shù)工具和設備在太空零重力和火星低重力(火星重力約為地球重力的1/3)情況下,都要能正常運行才行。就連太空飛船本身,或許都需要具備能變身成為桌子、椅子等家具的能力。飛船上的每一樣東西也都應該是多功能的。
材料世界
如果說功能是設計火星家具和火星居住地的關鍵要素的話,那么材料就是另一個關鍵要素。地球上的家具常采用塑料和合成材料,但這些材料有時會釋放出一些氣體,而這些氣體對一個封閉環(huán)境來說或許是有害的。
在亞當斯看來,像羊毛、木頭、皮革這樣的天然材料,或許是用于制造火星室內家具的最佳材料。
為了在火星居住地里營造出積極的氛圍,設計師們將努力尋找一種方式,幫助宇航員們對火星家具和居住地的裝飾產(chǎn)生一種情感上的聯(lián)系。宜家設計師團隊里的一位名叫飛利浦·蘇斯曼(Philipp Süssman)的設計師表示,人們通常對那些由他們自己制造或是自己組裝出的東西會更有好感。
好的設計也能有助于緩和在火星環(huán)境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人際關系沖突問題。
“你必須設計好那些公共的空間,確保每個人都擁有等量的位子?!眮啴斔惯@樣說道。
除此之外,亞當斯還補充表示,鑒于火星居住地里到處都運行著各種機械設備,那兒的噪音或許會很大,所以要想在餐桌上,或是其它聚會的時候能同別人聊天的話,推廣唇語或許能讓彼此間的交流變得方便一些。
在火星那種嚴苛的環(huán)境中,在這些圍繞著改善火星居住環(huán)境的設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它們最終將使“火星移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
此外,這些主要應用于火星的設計思路,或許也能幫我們這些地球居民創(chuàng)造出更加美好的居住空間,這一點在環(huán)境挑戰(zhàn)日益增長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1968年,阿波羅8號的宇航員比爾·安德斯(Bill Anders)拍下一張著名的從月球上空看地球升起的照片。當亞當斯在這條探索火星居住地和火星家具設計的道路前駐足凝思時,她回想起了比爾在那時留下的一句名言:“我們一路朝著探索月球前進,但最重要的事情卻是我們看到了地球?!?/p>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