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消息,由哈佛大學和波士頓大學工程師組成的一個研究團隊已經(jīng)借助一種全新的制造技術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高度靈活機動的微型軟體機器人。
這個過程簡稱MORPH(氣壓/液壓重構的微流體折疊),它借助軟印刷技術首先用硅膠打造出機器人的外形,然后使用激光精細加工技術在機器人身上蝕刻出微型通道。其中一些通道隨后借助一項注射誘導自折疊技術進行密封,并使用樹脂和紫外線進行愈合,從而形成最終的機器人身體。
軟體機器人的其它微流體通道仍然處于開放狀態(tài),因此機器人的肢體能夠借助水或者酒精來驅動并模擬澳大利亞孔雀蜘蛛的表現(xiàn)。這項研究已經(jīng)發(fā)表在了《先進材料》雜志上。
哈佛大學懷斯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生,波士頓大學現(xiàn)任副教授,研究的合著者Sheila Russo稱:“最小的軟體機器人系統(tǒng)仍然趨向于很簡單,通常只有一度的自由度,這意味著它們只能夠進行特定形狀的變化或者特定類型的運動?!?/p>
Russo教授稱:“通過融合三種不同的制造技術我們研發(fā)出了一種新型的混合制造技術,借助這項技術我們只使用硅橡膠就打造出了具有18度自由度的軟體機器蜘蛛。它能夠在結構、動作和色彩等方面發(fā)生變化,而且在微米水平上也具有細小的特征?!?/p>
據(jù)研究人員稱,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在這么小的規(guī)模上創(chuàng)造出具有這種能力水平的軟體機器人。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有著潛在的外科手術學和生物醫(yī)學應用,而且也可以應用于可穿戴技術。
懷斯研究所的創(chuàng)始人兼主管,生物工程學教授Donald Ingber稱:“這種MORPH方法能夠為研究人員打開軟體機器人研究的新領域,尤其是那些依賴于更小體型和更靈活機器人的醫(yī)學應用,這種機器人將能夠帶來一種全新的內窺鏡檢查和顯微外科手術?!?/p>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