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消息,8月10-12日,世界科技創(chuàng)新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辦,包括Kip Thorne、Thomas J.Sargent、Michael Levitt、朱棣文在內(nèi)的20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中科院院士曹春曉、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剛等諸多中外頂級學者專家應(yīng)邀出席,共同打造史無前例的中國最高級別智慧盛宴,探討全球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描繪未來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藍圖。
▲George Smoot,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伯克利加州大學物理學教授
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George Smoot教授,和我們心目當中的物理學者不太一樣,他真的是跨越。他曾經(jīng)在當紅美劇《生活大爆炸》中扮演角色,扮演他自己,看美國的電視節(jié)目,你比五年的小學生更聰明,并且贏取了百萬美元的獎金,下面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George Smoot先生為我們帶來分享。
以下是演講全文:
非常高興能夠來到這里,剛才大家聽到了現(xiàn)實世界的一些問題。剛才是Richard J.Roberts第一次向我做這樣的一個介紹,他也發(fā)起了一個運動,希望諾貝爾獎得主共同呼吁支持這個話題,我認為能源問題、轉(zhuǎn)基因、氣候變化、健康等等,這些都是現(xiàn)實世界存在的問題。
但是,今天我想講一個我自己非常喜歡的話題,我研究的是宇宙學。我想介紹一下我們的地球,實際上在整個宇宙當中是多么的小,實際上要由我們自己來了解一下地球上的問題,并且解決這些問題。因為,今天早上我在演講當中也提到過沒有第二個地球了,我總會告訴我們的學生你有一個A計劃,如果A計劃成功最好,如果不成功的話你還有一個B計劃,可是我們沒有第二個地球了,所以一定要關(guān)愛我們的地球。
那最近我也是就氣候和能源方面的問題花了一些時間了解了一下,我今天想講一下現(xiàn)代宇宙學,我希望幻燈片上的中文是對的。我有一個研究生幫我糾正幻燈片上的翻譯。我希望它是正確的,如果大家發(fā)現(xiàn)錯誤的話請告訴我。
我今天想向大家介紹的是我們到底源自什么地方,然后在科學上我們是否有證據(jù)來證明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以及對于整個人類來講,這是一個共同的資產(chǎn)。之前,會有一些神話,就是我們的人類是怎么樣誕生的。我們?yōu)槭裁词仟毺氐?,每種文化都有它自己的說法,中國有九龍之說,我知道每一個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神話。但是現(xiàn)在我們講的是同一個人類,那我們怎么樣去做呢?
這個幻燈片上有一個非常知名的電視劇,叫做《犯罪現(xiàn)場調(diào)查》,這些偵查人員他們使用一些技術(shù),來進行證據(jù)的采集,然后了解一下犯罪現(xiàn)場發(fā)生的事情。我們也想了解一下在宇宙的一開始有什么樣的證據(jù)來證明宇宙的開始,我們通過這樣的證據(jù)來重現(xiàn)整個宇宙,如果說這個犯罪是在宇宙發(fā)生的,當然我是希望能夠積極地看待,就是說宇宙發(fā)生是非常好的事情。我們也會使用很多類似的一些技術(shù),我們會去觀察、我們會去尋找證據(jù),然后進行電腦的模仿,然后試圖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這個就是收集證據(jù),然后這里就是一個證據(jù)。
這張照片是被推選出的一張非常好的照片,如果大家看一下這個照片,你可以看到這里面有兩種類型的東西,這些東西我希望我的激光筆能夠點到,我還是走過去吧,像這樣子的和這樣子的,這些都是恒星,你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是恒星,因為他們的特點。因為哈勃太空望遠鏡所觀測到的這樣的恒星,關(guān)于這些恒星還有一些物體是我們不知道的,而照片當中其他都是銀河系,如果能夠再擴展的話,還可以看到有上千個這樣的星系,每一個天空當中恒星其實背后都有一個星系。
這就是我們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為什么宇宙有這么多的星系呢?因為如果看一下這張照片,你會看到這個照片是月球的四十分之一,所以如果我們只是向天空中拍一個這樣的照片,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有很多星系的存在,那我們?yōu)槭裁葱枰袔资畠|個星系呢?是不是一個恒星、一個地球就夠了,一個星系就夠了,我們?yōu)槭裁葱枰羞@么大的宇宙呢?我們?yōu)槭裁葱枰袔资畠|個甚至更多的星系呢?實際上存在的是有幾十億的星系,我們?yōu)槭裁葱枰@么多的星系,對工程師來講、對科學家來講,這就是大家想知道的問題,我也想請他們猜測一下有多少星系,有時候他們猜測比我們實際觀測到的更多,有的星系可能觀測不是非常完整的。大家可以看一下,里面有一些東西是比較大一點的,有的顏色跟太陽顏色差不多,這里有很多星系的展現(xiàn),有一些比較大,大的離我們地球比較近一點,它們的顏色和太陽差不多,還有一些比較遠、比較小的,是藍色或者是白色的,這是我們覺得很吃驚的,就是靠近地球的,看起來不一樣,這點一會兒再談。但是離的比較遠的它們的光需要更長時間傳到地球,這是比較年輕的星系,比較年輕的星系更熱、更亮。當然它們的形狀也是比較規(guī)則的。
要回到我剛才的問題,有時候星系需要融合形成更大的星系,所以星系的數(shù)量不是恒定的。接下來有更多的問題要回答,如果想了解整個宇宙,必須解釋一下為什么有上百億的星系,是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發(fā)生變化?像這樣的房間為什么會存在呢?如果做宇宙學的研究要研究所有的東西,當然不用那么細節(jié)的解釋,但是必須解釋一下為什么有地球,為什么有這么多的恒星,到底是怎么樣的規(guī)律,這就是我們的任務(wù)。我們非常的幸運,因為其實這個和其他我們遇到的問題相比并不是那么難回答。我們要使用一些初始的工具,如果我們看遠太空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光傳遞的速度非常快,在酒店你想打開燈,其實這個是和外邊,比如說光傳遞的速度是不一樣的,那我們宇宙的規(guī)模是非常大的,我把這個圖中間有一個中點,如果你再看一下月球,從月球到地球光傳遞的速度是非??斓?,如果你有朋友去月球,你讓他把手機給你,你說嘿你好約翰,兩秒鐘之后他會回答你好喬治,這就是信號傳遞的時間。有時候你會覺得很煩,但是能夠和月球上面的人進行交流已經(jīng)很不錯了。
如果你要去太陽,那么就是不一樣的速度。太陽到這個地球光線花的時間是八分鐘,我這面拍張照是太陽八分鐘之前的樣子,通過手機馬上捕捉的照片。但是如果你去最近的50個恒星的話,一般你要花的時間是十年。比如你去這個星球的話,很可能你到了那十年過去了,更遠的要花100年的時間。通過剛才介紹大家理解了,如果做研究的話肯定有很多問題,如果去宇宙各個地方很有可能人做不到,一定要靠機器人做到,因為光年距離太長。如果你去比較近的星系的話,比如最大的星系,那邊要花200萬年。我這邊通過顯微鏡看中國的話,從另一個星系看中國的話就能看到兩百萬年前中國的形狀,那邊基本上是沒有人的,是荒蕪的土地,這是離我們最近的星系。
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一個星系當中,我們太陽系是其中的一個星系,一個非常典型的星系距我們的距離光傳播的時間要幾百萬年之多,如果要去特別遠的地方,比如說宇宙是和太陽一樣熱的話,那差不多是140億年前了。大約的一個水平,這意味著什么呢?我一開始講早期比較年輕的星系看起來更亮,這對我們來說是驚奇的,因為我們說宇宙在膨脹,所以這樣的光線不應(yīng)該是藍色、白色,但是我們現(xiàn)在看是藍色和白色,因為我們有紅移的現(xiàn)象。
我們?nèi)绻诰嚯x很遠的地方看宇宙的話,那般有很多輻射,我也花了很多時間進行研究,我也寫了一篇文章關(guān)于這一塊的。我們說熱點和冷點重量是一樣的,這是題外話了。實際和太陽的表面一開始一樣熱,但是后來冷卻了,然后這個光線我們能看到了,我們這邊就有產(chǎn)生輻射的背景。作為天文學者、宇宙學家,我們希望能夠測量,希望了解宇宙在不同時間段的樣子。我的朋友以前是一個官員,每年他們會種一棵樹,然后帶過去一年、兩年,然后就可以知道這棵樹成長的歷史。
然后你就可以知道這棵樹整個成長的歷史,沿著這條路走,不同年份種植的樹,這是很好的教書的方式,也是可以很好的學習的方式,也可以更好的了解氣候。但是現(xiàn)在我們只有一個宇宙,只有一個歷史,必須要借用現(xiàn)有的資源,就是通過不同的距離拍攝宇宙的照片,我們一直這么做的,我過去也是專注于這點,希望能找到早期的照片,這是因為它能夠提供更多的信息,因為如果你知道一個時期的正確的事實,通過線性回歸的算法你就能夠更準確的進行其他時間的判斷。
我們生活的星系是螺旋的,中間的一個中心大家能看到,我們旁邊的星系比較成熟,更遠的這些星系就是很年輕的,剛剛產(chǎn)生的,這上面是一個橫觀圖。這個照片上面應(yīng)該放一千億的星系,但是我沒辦法放那么多。有一個時期我們沒有所謂的可視的架構(gòu),我們稱之為黑暗時刻,然后就有了現(xiàn)在的宇宙。另外還有一段時機,我們認為宇宙開始了,然后光線也是變?yōu)榭梢?。而這實際上我們能看到的范圍,因為一開始的時候宇宙和太陽表面一樣熱,你只能看到太陽的表面,不能看到太陽的內(nèi)部,除非有特別的光線效果,宇宙也是一樣的原理。這些不同的星系都像太陽表面一樣,而我的團隊花了很長時間才拍出這張照片。這些不同的變化實際上是經(jīng)歷了很多的年份,而宇宙的表面看起來是非常的平,但是如果你看細節(jié)的話會有很多的差異點,這些差異點是演化的成果。這是我們幾年前拍的照片,我們現(xiàn)在有非常精確的圖,映射宇宙的整個過程,從這個階段,我們對星系也有它自己的地圖。這個星系看起來像一個平面的碟片一樣,但是如果你從這個方向來看的話,就是這樣的一個有點像半圓的效果。你可以看到不同的距離看的角度是不一樣的,我們希望通過測量,然后我們也希望能夠讓它是連續(xù)的圖像,但是這邊技術(shù)有局限,但隨著時間的發(fā)展應(yīng)該產(chǎn)生的圖像的效果會更好。
那我之所以和約翰·馬瑟獲得了諾貝爾獎,就是因為這張照片,我們首先是展示了宇宙輻射背景,也就是宇宙一開始的時候是有放射性信號的。然后我們也是生成了圖,然后展示了不同的變量。因為我們找到了這些變量,實際上能夠解釋現(xiàn)狀。然后我們也獲得了很多的資金,讓我們能夠發(fā)明出探測器,然后通過探測器制圖的精度更高,現(xiàn)在這個星系的信號對我們產(chǎn)生更多的干擾,所以會影響圖像的分辨率,但是你可以看到上面展示的是比較高的分辨率的圖像。我們十年就有一個成果,2009年的時候有一個新的衛(wèi)星,叫普朗克衛(wèi)星。我們2009年推出了這個衛(wèi)星,從這個衛(wèi)星上收集了很多的數(shù)據(jù),兩年半前停止了這個數(shù)據(jù)的披露,但是我們還在分析數(shù)據(jù),因為量很大,通過這個數(shù)據(jù)我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成果,你可以看到現(xiàn)在的衛(wèi)星產(chǎn)生的圖像的分辨率更高、看得也更清楚。當然有些地方比較模糊,因為我們有時候也要看輻射的聚化現(xiàn)象,因為光線有時候會受到拱形的影響,這也是為什么有時候我們也需要戴太陽眼鏡來綜合這個效果。你可以看到這也是我們來了解宇宙的一種方法,所以這么多年我們推出了不同的衛(wèi)星,2019年說不定還會再推出一個新的衛(wèi)星。
這是一個動畫來展示的Mark-3的衛(wèi)星,有冷卻系統(tǒng),溫度很低。你可以看到它展示的是映射的微波天空,而在后面實際上可以看到月亮和太陽,然后可以傳輸數(shù)據(jù)。它是從天空來收集數(shù)據(jù)的,這里面有一個線,這個線實際上代表的是星系的信號,因為軌道和星系之間形成了一個角度,所以我們對整個太空來進行映射,然后把它進行平面處理,然后有一個旋轉(zhuǎn)的效果。所以你可以看到星系的信號,而在外面就是宇宙。這是光學這塊能看到的,而這上面看到的微波,你這邊希望隔離星系的信號,然后看看星系后面有什么內(nèi)容。所以剛才給大家舉例我們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映射的圖像,我們是把不同的光頻的光結(jié)合在一起,然后生成圖像,這就是生成的一個餅圖,這個圖像蛋一樣,很好看。這看起來像藝術(shù)品嗎?大家有爭議,但實際上對我來說它很漂亮,因為它展示了兩個特點,有一些很長的波是比較暖的,然后還有一個特點是從上往下的,在比較冷的地方是藍色的區(qū)域,但如果是比較熱、比較溫暖的地方就是橙色。也就是說有不同尺寸的結(jié)構(gòu),然后可以進行分析,但是有一個尺寸是特別吸引眼球的,也就是說有一個尺寸是主流的尺寸,就是當宇宙一開始透明的時候它的聲波的形狀。你可以看到它實際上是星系所產(chǎn)生的一個信號,所以我們就能夠看到這個太陽內(nèi)部的情況了,然后我們也能夠更好地探測宇宙早期的狀況。
這是2015年的圖,2018年我們也生成了一個圖,這兩張圖很相似,而且圖的分辨率比屏幕的分辨率高一些,所以在這上面大家沒辦法看得很清楚。我們也生成了很多高分辨率的圖,我們有COBE的圖,這上面代表了一部分,有些地方比較冷,有些地方比較熱。我們也有普朗克星球的圖,這個照片的準確度就比較高。這上面我們有足夠尺度的一個要求,我看了這個圖,我做了很多的仿真,我告訴我的同事我知道這個圖代表的是哪一部分,太陽的地平線實際上是可以作為一個參照物的。大家還記得你們學的幾何,三條線組成一個三角形,前提條件就是這個角度加起來,三個角是180度,你可以通過幾何的算法來分析剛才的圖。所以我們給宇宙照的照片,每十年分辨率就能提高。
廣告聲明:文內(nèi)含有的對外跳轉(zhuǎn)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jié)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