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今日秋分:云清月秀,羅衫怯怯風露涼

2018/9/23 1:00:34 來源:IT之家 作者:騎士 責編:騎士

本文原出自2017年《今日秋分:云清月秀,羅衫怯怯風露涼》,略有修改。

今天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秋分,秋分之“分”為“半”之意,這是晝夜在春分之后又一次平分。陰陽相半,晝夜均衡,冷暖相宜,天氣給人的感覺是比較舒適的。

秋分的特點主要有:晝夜均而寒暑平,90天的秋天就過了一半;秋分日,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秋分后,氣溫逐日下降,要及時添加衣物;秋分后,人常情緒低落,應保持心緒開朗莫“悲秋”。

在天文歷法上,秋分的含義有二,其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秋分之后,北極附近極夜范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范圍漸大。其二,則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jié)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秋季。

秋分氣候

秋分時節(jié),在我國南北氣候的差異會比較明顯,在新疆、青海、四川、西藏、內蒙古、黑龍江等少數偏西偏北的地方已經進入初冬,我國最北的漠河、呼瑪等地區(qū)有時甚至會飄雪,而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的部分地區(qū)已進入了深秋,山區(qū)密林已經層林盡染,天氣十分涼爽。

▲上圖來自軟媒時間,顯示為2018年9月23日,秋分

而在華南地區(qū)如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日平均氣溫仍然能保持在22℃以上,人們還需要吹空調,漫長的夏季還在延續(xù),但相比盛夏時節(jié),天氣自然會涼快很多,極熱的天氣已經比較少,并且晝夜溫差變大。而隨著冷空氣南下,和衰弱的暖空氣相遇,也會產生頻繁的降水,有時也還會有雷暴天氣,伴隨著一場場秋雨的降臨,氣溫也會逐步下降。

▲圖片來源:Max Pixel

同時秋分時節(jié),也是農業(yè)生產上重要的節(jié)氣,秋分后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東北地區(qū)降溫早的年分,秋分見霜已不足為奇。

秋分養(yǎng)生

進入秋分,在起居方面要盡量的做到早睡早起,秋天早睡能夠讓身體順應陽氣,晚睡的話,容易讓身體接觸到陰氣,影響到身體的調節(jié)。而早起能夠使得肺氣得到很好的舒展,對于調理肺部是非常有益處的。

秋分時節(jié),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不吃過涼、過燙、過硬、過辣、過黏食物,避免暴飲暴食,戒煙限酒。此外,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中醫(yī)養(yǎng)生學家還提倡在秋季期間每天早晨吃粥,在配制這些粥品食療時,不妨選用一些中藥,如枸杞、懷山藥、黃芪、黨參、茯苓等。

俗話說春捂秋凍,這是有道理的,但是并不是對每一個人都適合,還是應該根據自身的體質適當添加衣物,例如胃病患者適當穿上外套能夠保養(yǎng)好胃部,避免胃部疾病的發(fā)生,從而可以調節(jié)好身體。

秋分習俗

秋分立秋社

古人立社,原本是為了春天祈禱農事順利舉行的祭祀,后來倡導“春祈秋報”的做法,于是在秋分節(jié)氣之際又設立秋社,如同拔楔最初只有上巳節(jié)(三月三日)的春楔,如蘭亭曲水流觴等,后來春秋兩季的佳日,都借以舉行游戲活動,于是又有了秋楔。大概民間認為春季農事即將開始,祭祀可以祈禱農事順利,而秋季耕作結束,便應以舉行祭賽來表達感恩之情。

▲圖片來源:pxhere

唐代以來,秋社的日期,各地都不相同。如安徽貴池在八月上旬,重慶萬縣以八月十五日為秋社,江蘇通州在九月九日,湖北監(jiān)利在八月初一,而其他各縣,或者在八月二日,或者在九月九日,或者在十月一日,都不一樣。一般來說,秋社都取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大約在農歷八月秋分前后。無論秋社在何時,每逢此時,人們都要祭祀先農,并舉行各種娛樂活動。

秋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F(xiàn)在的中秋節(jié)則是由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jié)”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jié)”由“秋分”調至中秋。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民間的祭月習俗因地區(qū)不同儀式各異。

送秋牛

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xiàn)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jié)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軟媒旗下網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xiàn)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