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人工智能系統(tǒng):將使無限制核聚變反應成為現實

2018/10/9 7:56:43 來源:新浪科技 作者:葉傾城 責編:小白

北京時間10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努力研究如何使地球應用無限能源供給。它最終將解開核聚變能量的奧秘,使研究人員捕獲并控制驅動太陽和恒星的運行過程。

▲近年來,研究人員一直研究導致托卡馬克裝置運行中斷和損壞的裂變反應,目前一種能夠預測并控制裂變反應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被選定為“奧羅拉(Aurora)”超級計算機的首批項目之一,奧羅拉超級計算機預計2021年抵達阿爾貢國家實驗室,并成為美國首個百萬兆級計算機系統(tǒng)。

美國能源部普林斯頓等離子物理實驗室(PPPL)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利用一臺巨大的新型超級計算機,研究如何使用這種甜甜圈外形的設備——“托卡馬克裝置(tokamaks)”。

近年來,研究人員一直研究導致托卡馬克裝置運行中斷和損壞的裂變反應,目前一種能夠預測并控制裂變反應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被選定為“奧羅拉(Aurora)”超級計算機的首批項目之一,奧羅拉超級計算機預計2021年抵達阿爾貢國家實驗室,并成為美國首個百萬兆級計算機系統(tǒng)。

該計算機系統(tǒng)可達到百萬兆每秒運算,比當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運行速度快50-100倍。普林斯頓等離子物理實驗室首席研究物理學家唐·威廉(William Tang)說:“我們的研究將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方式來加速進展?!?/p>

這個開創(chuàng)性項目將嘗試著開發(fā)一種通過實驗驗證的方法,用于預測和控制ITER等燃燒等離子體聚變系統(tǒng),該方法將驗證聚變能的有效實用性。據悉,ITER全稱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人造太陽”,建造地點設在法國的南部小城卡達拉舍。由歐盟、美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和俄羅斯等7個國家共同參與。TIER也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復雜的科學項目。

ITER裝置的核工程師現已招募一批火箭科學家,幫助他們制造出能夠承受比太陽更熱溫度的超強材料。ITER裝置的直徑為5米,固體橫截面為30×30厘米,ITER的壓縮環(huán)將把巨大的磁鐵固定在合適位置。

氫等離子體將被加熱到1.5億攝氏度,比太陽核心溫度高10倍,從而使聚變反應進行。該聚變反應發(fā)生在叫做“托卡馬克”的甜甜圈外形的反應堆里,它被巨大的磁鐵包圍著,這些磁鐵對過熱電離等離子體起到限制和循環(huán)作用,使它們遠離金屬壁。

這種超導磁體必須冷卻至零下269攝氏度,像星際空間一樣寒冷。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試圖模擬太陽內部發(fā)生的核聚變過程,認為它可以提供幾乎無限量的廉價、安全和清潔電力資源。

與現有裂變反應堆不同,裂變反應堆將分裂钚和鈾原子,不存在不受控制聚變鏈式反應的風險,也不會產生長期存在的放射性廢料。

普林斯頓等離子物理實驗室研制的深度學習軟件系統(tǒng)也被稱為“遞歸神經網絡融合系統(tǒng)(FRNN)”,它是由神經網絡組成,用戶可以通過神經網絡訓練計算機探測感興趣的事件。

同時,這種人工智能“遞歸神經網絡融合系統(tǒng)”能夠快速預測大規(guī)模托卡馬克等離子體在裂變反應時如何分解,并及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這項研究的總體目標是實現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的挑戰(zhàn)性需求,該反應堆需要預測準確率達到95%,假警報率低于5%,至少在裂變發(fā)生前30毫秒或者更長時間發(fā)生。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軟媒旗下網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