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別一看小米1億像素手機就沸騰,這才是重點

2019/8/13 15:45:01 來源:IT之家 作者:啟人 責編:啟人

本文轉載自【IT之家】微信公眾號


大家好,我是啟人。

這兩天小米1億像素手機的事傳得沸沸揚揚。

啟人我也去看了一下:

  • 1.08億像素。

  • 1/1.33英寸大底CMOS。

光從這兩個參數(shù)來看,這塊CMOS位居目前一流地位應該不成問題。

不過各家媒體的宣傳也著實讓啟人感到迷惑。

大家都在喊1億像素,1億像素。

這塊CMOS的最大亮點是1億像素嗎?

不是,超大的底片面積,才是它最牛的地方。

手機終于要普及1/1.33英寸CMOS底片,這才是小米最大的貢獻啊。

只是可惜,這么好的點,小米自己在海報里都不提,只是盯著那1億像素。

事實上,很多年前,我們就知道高像素并不等于一切。

然而從近年來媒體和各家的宣傳,啟人突然發(fā)現(xiàn),我們又回到了像素之爭的年代。

比如去年,某國產手機主打2400萬前置拍照,廣告語就叫“海報級自拍”。

這把高像素的賣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可是,只要你看一眼他們的樣張,這里面的問題,一下就能明白。

模特所處的環(huán)境,光照非常充足。

這根本不能代表用戶實際環(huán)境:

  • 前置低光照下噪點如何?

  • 夜景表現(xiàn)又如何?

這些關鍵點都被完美避開。

官方對前置相機的CMOS大小連提都沒提。

這就造成了一個什么問題?

很多你媽媽輩的人一聽說2400W像素,就會默認它拍照水平好。

但其實真的不是這樣。

這東西的實際體驗...

算了,我還是閉嘴吧。

這些年,傳統(tǒng)評測媒體對拍照部分的評測,往往就是各場景下拍幾張照片,然后逐張分析一下。

不過有個很關鍵的參數(shù),一直被人忽略。

那就是——等效光圈(這里特指不考慮曝光的等效景深)。

這也正是單反相對于手機的最大優(yōu)勢。

只要你把這個參數(shù)的計算方式掌握,以后無論什么拍照手機的什么炒作,都騙不到你。

啟人今天就來教大家怎么計算。


等效光圈是什么(這里特指不考慮曝光的等效景深,文末會解釋)


除了更強的夜景能力,用單反拍照,總有一種別樣的美感。

這種美感來自于單反強大的虛化能力。

同樣的場景,近似的相機參數(shù)設置。

用單反拍,能把背景虛成這樣。

用手機拍,只能是這樣。

為何一樣的距離,一樣的光圈值,拍出來的效果完全不同?

其實就是因為它們的等效光圈值不同。

  • CMOS底片面積,決定照片的夜景能力強不強。

  • 像素數(shù),決定照片放大后清不清晰。

  • 而等效光圈,則決定相機的虛化能力強不強。

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參數(shù)。


等效光圈的計算方法(這段又臭又長,不想看的直接跳到最后看結論即可)


等效光圈顧名思義,是“等效”出來的。

物理學中沒有這個概念,但為了方便計算,我們人為的創(chuàng)造了這個概念。

關于等效光圈的計算方法,其實網(wǎng)上有很多。

比如通過景深計算公式轉化。

但是哈,他們說的實在太復雜了。

啟人決定,用說人話的方式,給大家解釋解釋。

先來了解幾個概念:


  • 一.等效焦距

85mm是個黃金人像焦段,這是對于全畫幅來說。對于c畫幅用戶來說,想要拍出近似的效果就要使用50mm鏡頭。為什么呢?

全畫幅傳感器尺寸為36*24mm。C畫幅為23.7*15.6mm(尼康)。他們的對角線比例近似1.5。

85除1.5等于56.67,現(xiàn)有的鏡頭中最接近50mm。這就是等效焦距。

等效焦距保證了不同畫幅不同焦距的兩臺相機可以拍出近似視角。全畫幅和c畫幅的系數(shù)為1.5。


  • 二.光圈值

光圈值=鏡頭的焦距/鏡頭通光直徑。這是一個比例值。注意是比例值。

(ps:光圈值和光圈大小概念不同。光圈大小是光圈通光直徑的物理大小。而光圈值是比例值,光圈大小不變的情況下光圈值隨焦距的變大而變大,變小而變小。這就是為什么恒定光圈鏡頭貴的原因:變焦的同時維持光圈值不變需要加大物理通光直徑。)


  • 三.相機成像原理

就是凸透鏡成像,相反縮小的實像。初中物理就學過,不多說。


  • 四.影響景深的要素

光圈、鏡頭焦距、及拍攝物的距離是影響景深的3因素。

實驗證明:

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3,主體越近,景深越小,主體越遠,景深越大。

三因素互相作用共同影響景深大小。


  • 上面4點記住了嗎?現(xiàn)在我們可以來計算了

假設全畫幅85mm鏡頭和c畫幅50mm鏡頭共同拍攝1物體。因為等效焦距的緣故。剛剛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這兩個組合的視角是相同的。所以若拍攝兩張視角近似的照片,相機距離被拍攝的物體的距離是一樣的。影響景深的三個要素的“拍攝物距離”就固定了。既然是一樣的,我們就可以忽略這個要素了,只剩光圈和鏡頭焦距這兩個要素。

因為想要兩臺相機的景深近似(不可能一樣,理想情況不存在)。所以建立等式。等式左右分別是兩臺相機的焦距和光圈值參數(shù)。還記得光圈值怎么來的嗎?焦距除孔徑大小,是個比例值。也就是說光圈值中包含了焦距。也就是說兩個未知量可以統(tǒng)一為一個未知量。這時等式的兩邊就都只有一個未知量了。舉個例子。5x=6y。那么當?shù)仁阶筮吺?0x的時候,右邊就變成了12y。成正比例。

結論就是,等效視角下(也就是等效焦距),兩臺相機的鏡頭焦距比,就是鏡頭的光圈值比。

再舉個例子。比如全畫幅使用85毫米f2.0拍攝的照片,c畫幅使用50毫米鏡頭,光圈值多少才能獲得近似的景深呢?答案是2.0除1.5等于1.33.最接近于實際檔位f1.2.

這就是證明過程。

只是一個簡單的比例關系,無需使用復雜的景深計算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景深公式計算得出的值全為近似值,帶入不同的數(shù)會得出不同的答案。因為曲線幾乎重疊,我們便看做一條。)

以上是保證了物距不變的情況下,光圈值和焦距的變化關系。

那么再來證明一下同一顆鏡頭在全畫幅和c畫幅的景深關系。

同一顆鏡頭的焦距固定。畫幅大小不同所以等效焦距不同。因為等效焦距不同c畫幅要乘1.5.。所以要想保證相似的構圖(注意:是相似,相等永遠不可能)就必須后退。這個時候3要素中的“物距”就改變了。

到底要向想后退多少呢?因成像原理,“物距和拍攝物”與“像距和成像大小”成正比例關系。構成相似三角形。又因為全畫幅和c畫幅對角線之比為1.5??傻茫哼@個退后的距離也是1.5倍。再次建立等式。由上同理,2元化為1元。

由本次證明得知:光圈值的比例依舊是1.5倍。距離和光圈值成反比例。

舉個例子。全畫幅用135mmf3.2距離1米拍攝照片,c畫幅要怎樣才能獲得和全副近似的構圖和景深?答案是距離1米乘1.5,光圈3.2除1.5約等于2。

很簡單對吧?


結論


這個證明的意義:

經(jīng)常聽到手機廠商宣揚自己的手機鏡頭可以做到f2.0的超大光圈,可是實際的使用中卻沒有單反漂亮的虛化效果。

這是因為雖然手機也可以拍出和全畫幅近似的24毫米視角,但那是等效焦距。手機的cmos傳感器尺寸小,鏡頭的物理焦距也小,只有3到4毫米。光圈的實際孔徑也很?。ìF(xiàn)在明白為什么單反的鏡頭要做那么大了吧?)

通過剛剛的結論我們就可以計算:手機光圈值f2.0焦距等效24毫米。相當于單反光圈的多少了。

等效焦距保證了“物距”的固定。3要素中還有兩個未知量,這道題就變成了:已知焦距,求光圈。剛好就是第一次的證明。根據(jù)比例24除3等于8.所以2乘8等于16.

答案就是手機上f2的虛化效果相當于全畫幅相機24mm f16的虛化效果,幾乎等于沒有虛化。

是不是很直觀?

不光全畫幅和c畫幅之間,這個證明就是將不同的系統(tǒng)以全畫幅為基準進行直觀對比用的。

就好像以美元為基準的匯率計算,比如某物定價60美元,人民幣匯率算7.那么就需要420元。根據(jù)匯率還可計算其他各國的。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只證明了景深相等。并沒有考慮曝光。

鏡頭的f值不變,透過鏡頭到達傳感器的光量并不發(fā)生改變。也就是說接受光的量還是一樣的,該是多少就多少,不存在比例系數(shù)。

舉例來說,全畫幅用135mmf3.2距離1米拍攝照片,c畫幅用135mmf2.0舉例1.5米拍攝。

雖然的到的照片視角和景深類似,但是曝光是不同的。相同時間下因為全畫幅的光圈值更大,通過全畫幅的光就少,所以就暗,而c畫幅的就亮。解決辦法就是控制快門和iso的組合,改變曝光。


最最后


所以現(xiàn)在明白了吧,看一個攝像頭好不好,除了看它的像素數(shù),還要看CMOS底片大小和等效光圈值。

只有這三個參數(shù)都達標,相機才足夠優(yōu)秀。

另外,關于虛化這塊,可能會有人說:

現(xiàn)在很多雙攝手機上,不是已經(jīng)可以達到啟人你說的這種虛化效果了嗎?

嗯...其實,雙攝手機,甚至三攝手機上的多顆攝像頭,最主要的作用是補齊焦段,而非虛化。

一顆超廣角、一顆主攝、一顆長焦。

它們三個無論誰拍照片幾乎都不會產生虛化。

所以,動動你的小腦瓜,三張都沒有虛化的照片,疊在一起,就會虛化了嗎?

顯然不可能啊。

手機上的虛化,主要靠算法。

證據(jù)就是很多雙攝手機在拍攝復雜場景時,邊緣都會露餡。

單攝的 iPhone XR也能拍人像虛化。

當然了,現(xiàn)在的算法越來越好,也許有一天真能突破現(xiàn)有技術框架也說不定。

今天啟人寫這篇文章也沒啥別的意思,不想黑誰也不想吹誰。

只是想說,希望大家不要再只盯著像素數(shù)不放,讓廠商趕緊研究點別的。

另外,也希望各廠商心里都有點13數(shù),好的壞不了,壞的好不了。


IT之家官方微信公眾賬號

愛科技,愛這里。

“掃一掃”二維碼來關注IT之家,或者微信搜索“IT之家”并關注。

▲移動客戶端用戶:點擊二維碼圖片并保存到手機,然后使用微信的掃一掃功能,選擇相冊,找到此二維碼即可掃一掃。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軟媒旗下網(wǎng)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xiàn)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