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2日消息,據(jù)國外媒體報道,我們的大腦總是處于思考狀態(tài)中,似乎永遠沒有停下來的時候?!澳莻€人真搞笑……明天得去洗車了……我剛才關爐子了嗎……這人說話怎么這么大聲……”,這些思緒總是在腦海中徘徊不去。有時我們也會告訴自己“別想這些了”,但大腦似乎并不聽你的指揮。
所以問題來了:我們到底能不能真的停止思考呢?
科學家指出,這要取決于你如何定義“思考”。思考是腦細胞之間互相發(fā)送化學信號的產(chǎn)物,既可以在有意識的情況下發(fā)生,也可以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發(fā)生。
從理論上來說,我們大腦中不時冒出的那些想法(比如入睡之前的腦內(nèi)小劇場)是可以被“消音”的,這也正是冥想的目標。但盡管冥想者們努力想做到這一點,我們并不清楚他們究竟能達到怎樣一種“空白”的狀態(tài)。正如認知科學家茱莉亞所說:“我不確定徹底停止思考從理論而言是否有可能實現(xiàn),而且就算有可能,恐怕也很難檢驗。”
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冥想者能夠更好地掌控自己思考的內(nèi)容。假如他們在思考途中“開了小差”,便可以更準確及時地注意到自己思緒的游移。
“思考”和“意識到自己正在思考”是有區(qū)別的。假如你問別人“你在想什么”,而對方回答“什么都沒想”,他可能只是沒意識到自己正在想事情而已。在這種情況下,有意識的思維就像一條時斷時續(xù)的小溪,無法連成一個連貫的故事。
但事實上,大腦其實永遠不會真正停止廣義上的“思考”。大多數(shù)思考都是在大腦的“背景”中進行的,我們并不會意識到它們的存在,而且也無法讓這些思考真的停下來。
舉個例子:你在人群中突然看到了一張熟悉的臉,知道自己認識那個人,但一下子想不起來自己是怎樣認識他的了。而過了幾個小時之后,你又突然想了起來。這就是大腦一直在背景中暗暗“思考”的結(jié)果。
甚至我們的大多數(shù)決定都是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做出的,比如所謂的“第六感”。我們并不清楚大腦的決策制定過程,有時還會特意編一個故事來解釋自己為什么做某個決定,但事實也許并非如此。
總的來說,要想回答“我們究竟能否停止思考”這個問題,答案的確取決于對“思考”的定義。如果是指在大腦里自言自語的那種“思考”,你的確可以讓它停下來;但如果是大腦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所做的“思考”,想控制它們就困難得多了。
就在你閱讀這篇文章的過程中,大腦中的神經(jīng)元也在持續(xù)不斷地發(fā)送信號。因此,就算我們能設法停止有意識的“思考”、或通過冥想達到“腦海一片空白”的狀態(tài),大腦本身也不會停歇。它依然會不斷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思緒,只是我們意識不到而已。
廣告聲明:文內(nèi)含有的對外跳轉(zhuǎn)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jié)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