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11月29日消息 11月25日,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首次測量到了藍鯨的心率。研究稱,在藍鯨潛水覓食時,心率最低會降至每分鐘跳2次,遠低于預期。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用吸盤在一頭藍鯨的左鰭上安裝了電子傳感器,以測量它的心率。科學家們發(fā)現,當藍鯨潛水覓食時,心率會降至最低每分鐘跳2次;而在海中覓食、沖刺和吞噬獵物時,心率會增加到最小值的2.5倍(5次),然后再次緩慢下降;一旦藍鯨開始浮出水面,心率會再次加快。據悉,藍鯨的最高心率在每分鐘25次到37次,這發(fā)生于它在海面呼吸和恢復氧氣水平的時候。
科學家解釋,這是因為藍鯨潛入水中時,身體會重新分配氧氣,其心臟和大腦會需要比較多氧氣,肌肉、皮膚和其他器官所吸收的氧氣量較少,因此每呼吸一次便能更長時間停留在水中。
研究人員表示,鯨魚的最高心率超過了預測,而最低心率也比預期低了30%到50%。
根據科學家們的說法,通過對數據的分析顯示,藍鯨的心臟已經“在極限狀態(tài)下工作”,這可能為解釋藍鯨為何沒有進化變得更大而提供線索。
藍鯨身長最大可以達到30米,重達200噸,2015年他們從藍鯨的解剖標本發(fā)現,其心臟竟然重達180公斤,看起來和一臺高爾夫球車差不多大。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