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2 日消息,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開發(fā)了用于碳化硅(SiC)功率模塊的封裝技術,能夠使產(chǎn)品的可靠性提升一倍,同時減少 20% 的封裝尺寸。
與硅相比,碳化硅可以實現(xiàn)更高的電壓和更低的損耗,且被廣泛視為功率器件的新一代材料。雖然目前主要應用于火車的逆變器上,但是很快將被廣泛用于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和汽車設備等高壓應用。
通過銀燒結技術改善提高可靠性
可靠性是碳化硅器件使用受限的主要問題。在高壓功率模塊中的應用不僅是半導體芯片,封裝本身也必須具備高度的可靠性。東芝通過一種全新的銀(Ag)燒結技術進行芯片焊接,來實現(xiàn)有效提高封裝可靠性的目標。
在當前的碳化硅封裝中,功率密度提高以及開關頻率都會導致焊接性能劣化,很難抑制芯片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的導通電阻。銀燒結技術可以顯著降低這種退化。而銀燒結層的熱電阻僅為焊接層的一半,從而使模塊中的芯片可以更加緊密地靠近,從而縮小了尺寸。
碳化硅功率模塊的新封裝(iXPLV)
東芝將此新技術命名為 iXPLV,并從本月底起其將應用于 3.3kV 級碳化硅功率模塊的批量生產(chǎn)。
廣告聲明:文內(nèi)含有的對外跳轉(zhuǎn)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