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6 月 19 日消息 眾所周知,目前自然界中已知的雄性懷孕生育后代的物種只有海龍科(包括海馬、風笛魚和海龍在內的魚類)生物,而關于雄性是否能夠承擔孕育后代一任仍尚未有定論。
而最近,中國科學家就成功完成這一壯舉,通過一些操作讓雄性大鼠“懷孕”并順利誕下后代,打破自古以來的自然界規(guī)律。IT之家了解到,該研究結果已于上周發(fā)表在生物領域的預印本網站 bioRxiv.org 上。
據介紹,他們從海馬身上得到啟發(fā),通過手術將雌性大鼠和雄性大鼠連接到一起并完成血液共享以此構建“雄性懷孕模型”,從而使胚胎在“雄性子宮”(移植而來)中存活。
該實驗共納入了 46 對雌性連體大鼠以及 562 個雌性移植胚胎、280 個雄性移植胚胎,最終在 21.5 天后得到了 169 個發(fā)育正常的雌性胚胎和 27 個發(fā)育正常的雄性胚胎,之后順利幫助雄性大鼠“剖腹產”產下 10 只發(fā)育良好的幼崽。
結果顯示,這些幼崽具備完全的“功能性繁殖能力”,其心、肺、肝、腎、腦、睪丸、卵巢或子宮也沒有明顯的異常,不過卻出現了非正常死亡的胚胎。
研究人員表示,“雄性哺乳動物從未有過報告懷孕的先例…… 這項實驗可能對生殖生物學產生深遠影響。”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