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11 月 1 日早間消息,據報道,Facebook 宣布改名為 Meta 以及公布元宇宙計劃引發(fā)熱議,谷歌前任首席執(zhí)行官恩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也表達了自己不太樂觀的觀點,另外,他對于人工智能技術未來的發(fā)展也表示出擔憂。
從 2001 年到 2011 年,施密特擔任谷歌首席執(zhí)行官,之后擔任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長,一直到 2020 年 5 月卸任。他對美國一家媒體表示,他相信元宇宙技術很快會無處不在,但是他警告稱,對于人類社會來說這并不是最好的事物。
施密特表示,幾乎所有討論元宇宙的人都認為,這個“宇宙”比現實世界更能讓人滿意,比如一個人可能在元宇宙變得更富有、更英俊、更漂亮,更有權勢,更快。這樣,幾年之后,人們可能會佩戴著頭戴設備,在這個元宇宙中花費更多的時間,“誰來制定元宇宙的規(guī)則呢?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數字化,而不是實體化,對于人類社會來說,這不是一個最好的事物?!?/p>
Meta(即 Facebook)公司在旗下社交平臺上大量使用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算法,施密特表示,人工智能可能成為一個巨大的錯誤力量,創(chuàng)造出不健康的和“準社交”(指的是受眾和大眾傳媒中的非真實人物形象互動)的關系。
施密特在接受美國專欄作家莫里?道得(Maureen Dowd)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將會無處不在,“基于人工智能的好朋友是什么樣子的?尤其是對一個孩子來說。人工智能會發(fā)現到人類無法感知的真實世界嗎?人類無法理解的事物,人工智能有可能明白嗎?”
談到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擔心,施密特當然不是唯一的科技資深業(yè)者。在過去幾個月時間里,人工智能越來越遭到美國商界領袖的批評,其中包括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的掌門人馬斯克。馬斯克表示,在他自己的公司內,他對于人工智能的安全和透明度,沒有很高的信任度。
與此同時,一些分析人士也指出,和社交媒體相比,增強現實技術(在現實世界畫面上疊加虛擬信息)可能會帶來更大的被濫用風險。
因負面輿論、熱度下滑而更名?
上周四,Facebook 宣布將把公司名字改為“Meta”,并且將開發(fā)元宇宙,這是一個虛擬空間,人們可以利用虛擬頭像展開互動和交往。
需要指出的是,Meta 公司最近遭遇了美國負面輿論風暴。前任員工霍根充當了吹哨人,對媒體曝光了公司大量內部文件,顯示該公司存在大量有爭議的商業(yè)操守和技術。
這些內部文件披露的爭議內容包括:Facebook 平臺處置假新聞假信息的能力、移動社交工具 Instagram 和青少年“飲食功能失調癥”之間的關系等等。
自從這一輪吹哨人引發(fā)的負面輿論發(fā)生以來,為引導外界注意力,Facebook 公司開始加大力度宣傳元宇宙計劃。
Facebook 方面也反駁了外界的負面報道,指控存在誤導。另外,掌門人扎克伯格對一家科技媒體報道稱,一些人宣稱 Facebook 因為最近的泄露文件和負面輿論風暴而改公司名字,這種想法是荒唐的。
在上周的“Oculus Connect”大會上,扎克伯格表示:“從現在開始,我們將會是元宇宙優(yōu)先,不再是 Facebook 平臺優(yōu)先。未來,用戶在使用我們其他服務時,無需強制使用 Facebook 平臺。”
在社交工具市場,統(tǒng)計顯示青少年群體中 Facebook 平臺的使用量在下降,原因是用戶更加追捧短視頻工具 TikTok、閱后即焚聊天工具 Snapchat 等產品。
根據美國證券公司 Piper Sandler 的報告《買入和青少年有關的股票》,81% 受調查的青少年表示他們會用 Instagram,這是所有移動社交平臺中普及率最高的,77% 的受訪者使用 Snapchat,73% 使用 TikTok,只有 27% 的受訪者表示會使用 Facebook 平臺,這是所有社交工具中普及率最低的。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