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國產 MEMS 龍頭沖上市:歌爾分拆,去年營收 30 億元

智東西 2021/12/31 7:52:09 責編:長河

歌爾

12 月 31 日報道,本周二,歌爾股份的控股子公司歌爾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歌爾微”)申報創(chuàng)業(yè)板 IPO 獲受理。

歌爾股份是中國電聲行業(yè)龍頭,其麥克風、微型揚聲器出貨量全球第一,于 2008 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同時,歌爾股份也是消費電子代工龍頭、“果鏈”龍頭廠商,其 VR 設備全球出貨量占比 70% 以上。在元宇宙概念盛行的今天,歌爾股份與歌爾微分拆上市過程備受行業(yè)和媒體關注。

歌爾微主營業(yè)務為 MEMS 器件及微系統(tǒng)模組,在國際巨頭主導的這一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根據市場分析公司 Yole 的數據,歌爾微 2020 年的產品銷售額在全球 MEMS 廠商中排名第 6,是 TOP10 MEMS 廠商中唯一一家中國企業(yè)。而在細分的 MEMS 聲學傳感器領域,2020 年歌爾微的市場份額首次超過美國 MEMS 廠商樓氏(Knowles Corp.)位居全球第一。

MEMS(即微機電系統(tǒng))是一種將機械結構與電子系統(tǒng)同時集成制造在一顆芯片上的技術,其內部結構一般在微米甚至納米量級,具有微型化、集成化、成本低、效能高、可大批量生產等特點。MEMS 聲學傳感器則是智能語音以及人工智能感知的硬件基礎,主要應用在智能手機、TWS 耳機、智能家居、平板電腦和汽車電子等領域。

報告期內,歌爾微營收呈遞增趨勢,2018 年-2020 年營各期收分別為 19.01 億元、25.66 億元和 31.59 億元,2021 年上半年其營收為 13.34 億元。

本次 IPO,歌爾微計劃募資 31.91 億元,將分別用于“智能傳感器微系統(tǒng)模組研發(fā)和擴產(一期)”、“MEMS 傳感器芯片及模組研發(fā)和擴產”和“MEMS MIC 及模組產品升級項目”三個項目。

歌爾微募資計劃

▲ 歌爾微募資計劃

一、市場排名不斷上升,為全球 TOP10 MEMS 廠商中唯一中國企業(yè)

歌爾微前身為歌爾股份有限公司微電子事業(yè)群。早在 2004 年,歌爾股份就建立了 MEMS 研發(fā)團隊。2017 年 10 月,歌爾股份出資 1 億元在青島市嶗山區(qū)設立了歌爾微。

隨著歌爾微在全球 MEMS 廠商產品銷售額的排名從 2018 年的第 11 名、2019 年的第 9 名上升到 2020 年的第 6 名,歌爾微受到了行業(yè)和投資機構的關注,開始籌備上市。

2020 年 11 月 11 日,歌爾股份發(fā)布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其控股子公司歌爾微籌劃分拆上市事項,在分拆后仍將維持對歌爾微的控制權。

2021 年 3 月 1 日,歌爾股份發(fā)布公告,宣布控股子公司歌爾微增資 21.5 億元引入外部投資者,本輪投資方包括中信建投、中金資本、基石資本、建銀國際、榮成城投、招商資本、巨峰科創(chuàng)等,合計取得歌爾微增資擴股后 10.4075% 的股權。

歌爾微設立與股份變動情況

▲ 歌爾微設立與股份變動情況

歌爾微作為國產 MEMS 龍頭,以 MEMS 聲學傳感器為核心,持續(xù)進行客戶拓展,提升客戶數量和市場份額,其營收在報告期內持續(xù)增長。歌爾微在 2018 年-2021 年上半年各期營收分別為 19.01 億元、25.66 億元、31.59 億元和 13.34 億元,2018 年-2020 年復合增長率為 28.89%。

其凈利潤在 2018 年-2021 年上半年各期分別為 3.56 億元、3.09 億元、3.46 億元和 1.50 億元。

歌爾微 2018 年-2021 年上半年營收及凈利潤變化

▲ 歌爾微 2018 年-2021 年上半年營收及凈利潤變化

歌爾微的主要收入來源為 MEMS 聲學傳感器,報告期內該業(yè)務營收占比均在 80% 以上,這一比例在 2020 年達到了 90.65%。

根據 Yole 的數據,2020 年歌爾微 MEMS 聲學傳感器的市場份額首次超過美國 MEMS 廠商樓氏(Knowles Corp.)達 32%,位居全球第一。這一年,歌爾微搭載自研芯片的 MEMS 聲學傳感器出貨量為 2.49 億顆。

2020 年歌爾微各業(yè)務營收占比

▲ 2020 年歌爾微各業(yè)務營收占比

除了 MEMS 聲學傳感器,歌爾微的其他 MEMS 傳感器產品還包括壓力傳感器、慣性傳感器和集成傳感器等,主要終端客戶包括榮耀、LG、索尼和大疆等。

此外,歌爾微的產品還有微系統(tǒng)模組,可以根據應用不同,選擇不同功能的芯片和元器件進行異構封裝。歌爾微的微系統(tǒng)模組已于 2021 年下半年量產,初期終端客戶包括索尼和未知客戶 A 等。

報告期內,歌爾微的 MEMS 聲學傳感器銷量增速較快,在 2018 年、2019 年、2020 年和 2021 年上半年各期分別為 10.25 億顆、15.18 億顆、17.61 億顆和 8.45 億顆。

歌爾微 MEMS 聲學傳感器產能、產量、銷量等情況

▲ 歌爾微 MEMS 聲學傳感器產能、產量、銷量等情況

二、采購英飛凌芯片,小米、立訊精密為大客戶

和一般半導體廠商采用的 IDM 模式和 Fabless 模式不同,歌爾微打通了除晶圓制造外的其他環(huán)節(jié),包括芯片設計、封裝設計、器件封裝、測試、系統(tǒng)方案設計、系統(tǒng)級封裝測試等。

歌爾微經營模式

▲ 歌爾微經營模式

歌爾微這樣的經營模式和中國芯片行業(yè)、全球消費電子發(fā)展和公司戰(zhàn)略有關。2004 年,歌爾股份組建 MEMS 技術研發(fā)中心,重點圍繞芯片設計和封裝測試開展技術研究;2009 年,蘋果為代表的智能手機廠商開啟了 MEMS 聲學傳感器大規(guī)模商業(yè)應用的時代。

但 2009 年時,中國 MEMS 晶圓制造水平仍無法支撐芯片大規(guī)模量產,所以歌爾微一邊自研芯片,另一邊配合晶圓廠共同改進 MEMS 晶圓量產工藝,并于 2013 年實現了第一款搭載自研芯片的 MEMS 聲學傳感器量產。

報告期內,歌爾微的前五大客戶包括 A 客戶、歌爾股份、小米、深圳訊達、立訊精密、三星、哈曼等。其中歌爾股份及其子公司負責歌爾微的部分銷售業(yè)務(特別是境外銷售業(yè)務),如果將歌爾股份及其子公司代銷穿透至實際客戶,客戶 A、客戶 B、立訊精密、小米等廠商的銷售占比有較大提升。

穿透后歌爾微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戶

▲ 穿透后歌爾微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戶

由于歌爾微不具備晶圓制造實力,其采購的主要原材料包括 MEMS 芯片、ASIC 芯片、PCB 板和金屬外殼等。

和銷售類似,報告期內,歌爾微部分采購(特別是境外采購業(yè)務)通過歌爾股份及子公司完成,如果將代采穿透至實際供應商,其報告期內前五大供應商包括英飛凌、江蘇普諾威電子、深南電路、蘇州和林微納科技、中芯集成、臺積電等。

國產MEMS龍頭沖上市!歌爾分拆,去年營收30億

▲ 穿透后歌爾微報告期內前五大供應商

三、已成細分領域龍頭,高端芯片邊長僅為 1.4mm

招股書寫道,歌爾股份早在 2004 年就建立了 MEMS 研發(fā)團隊,是中國 MEMS 產業(yè)早期的先行者和開拓者。

從整個 MEMS 行業(yè)來看,國外廠商起步較早,在資產規(guī)模、資金實力和技術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占據全球主要的市場份額。由于 MEMS 細分領域較多,行業(yè)參與者在主要產品方向、應用領域等方面有著不同的特點。

市場分析公司 Yole 的數據顯示,在歌爾微主要參與的 MEMS 聲學傳感器領域,其和美國樓氏、中國大陸瑞聲科技、中國臺灣地區(qū)鈺太科技、中國大陸敏芯股份為 2020 年全球 MEMS 聲學傳感器市場份額的前五名,其中歌爾微市場份額達 32%,首次超過樓氏位居第一。

2020 年度全球 MEMS 聲學傳感器市場份額

▲ 2020 年度全球 MEMS 聲學傳感器市場份額

在技術方面,歌爾微的 MEMS 聲學傳感器芯片在信噪比(SNR)和聲學過載點(AOP)兩個重要指標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而且在代表產品成本和競爭力的芯片尺寸上,歌爾微也優(yōu)于行業(yè)平均水平。

歌爾微高、中、低端產品和行業(yè)平均水平對比

▲ 歌爾微高、中、低端產品和行業(yè)平均水平對比

但是在毛利率方面,歌爾微報告期內的毛利率在 22%-30% 之間,較同行業(yè)可比公司偏低。以樓氏為例,招股書稱,這主要是由于歌爾微的芯片以外購為主、自研為輔,樓氏的芯片主要為自研,因此毛利率水平較高。

歌爾微和同行業(yè)可比公司毛利率對比

▲ 歌爾微和同行業(yè)可比公司毛利率對比

報告期內,歌爾微各期研發(fā)費用分別為 5586.19 萬元、1.15 億元、2.04 億元和 1.31 億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 2.94%、4.46%、6.46% 和 9.85%,在資金投入和營收占比上呈增長趨勢。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歌爾微掌握了 24 項核心技術,取得授權專利 1562 項,其中發(fā)明專利 367 項(包括 107 項境外發(fā)明)。

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歌爾微研發(fā)及技術人員共 719 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 26.46%,其中博士 10 人、碩士 142 人。

歌爾微的核心技術人員共有 7 人,分別為歌爾微總經理宋青林、副總經理 WANG ZHE、副總經理方華斌、技術營銷部高級主任工程師 ZOU QUANBO、SiP BU 部門負責人 OOI KOOI CHOON、自動化部門負責人楊揚和研發(fā)總監(jiān)王德信。

歌爾微總經理宋青林

▲ 歌爾微總經理宋青林

這 7 人中,歌爾微總經理宋青林為中國科學院物理電子學博士畢業(yè),早在 2004 年就加入了歌爾股份,歷任歌爾股份事業(yè)部高級技術經理、事業(yè)部研發(fā)負責人、微電子事業(yè)群負責人、監(jiān)事、監(jiān)事會主席等職務。2019 年 12 月至今,宋青林任歌爾微董事兼總經理。

其余 6 人都具備在新加坡微電子研究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霍尼韋爾、飛利浦、ASM Pacific Technology 等研究機構或行業(yè)巨頭任職、進行研究的經歷。

四、歌爾股份控股,上市后仍占 3/4 股權

歌爾微的控股股東是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歌爾股份,該公司直接持有歌爾微 85.9% 的股份

歌爾微的實際控制人就是歌爾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姜濱和胡雙美夫婦。二人通過歌爾股份間接控制歌爾微 85.9% 的股權;同時姜濱通過歌爾集團間接控制了歌爾微 0.97% 的股權。

此外,歌爾微的董事長姜龍為姜濱弟弟,和姜濱保持一致行動,直接持有歌爾微 1.85% 的股份。

國產MEMS龍頭沖上市!歌爾分拆,去年營收30億

▲ 歌爾微股權結構

本次 IPO 發(fā)行后,歌爾股份對歌爾微的持股比例將會從 85.9% 變?yōu)?75.59%,歌爾集團的持股比例也將從 0.97% 下降至 0.85%。

國產MEMS龍頭沖上市!歌爾分拆,去年營收30億

▲ 發(fā)行前后歌爾微股本情況

結語:外購芯片降低自身毛利率,或存在一定風險

歌爾微作為國產 MEMS 龍頭,如果能夠上市成功,對其資金來源的多元化、經營規(guī)模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能夠幫助擴大國產 MEMS 的市場份額。

但招股書也凸顯了國產晶圓制造實力較弱的問題,歌爾微需要從英飛凌等外國芯片巨頭采購芯片,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并降低了自身產品的毛利率,需要行業(yè)加以重視。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相關文章

關鍵詞:歌爾MEMS

軟媒旗下網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