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將無人機送入颶風中心,科學家得到了一段震撼影像

量子位 2022/10/6 19:11:49 責編:遠生

你想見識颶風內部的樣子嗎?

現(xiàn)在,不用自己身處險境,科學家們將無人機送入了即將席卷加拿大的颶風“菲奧娜”中。

穿越 15 米高的海浪、時速超過 160 千米 / 小時的暴風,它帶回了一段震撼的影像。

光看視頻,仿佛就感受到了巨浪迎面撲來的窒息感。

無人機的鏡頭也隨著波濤洶涌的海面劇烈搖擺。

這段畫面不僅為我們揭開了地球上最具“破壞性”力量之一的獨特視角,還為科學家們了解颶風、改善預測提供了數(shù)據支持。

有網友看完表示震驚: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大西洋的這一面。

更多網友則迫不及待更多的視頻了。

風暴追逐者 Saildrone USV

這個深入颶風內部的無人機名叫 SD 1078,全稱為 Saildrone USV 1078。

外表既類似帆船,又像飛機機翼,橙色的機身格外的引人注意。

它被專門設計用于承受颶風期間的極端天氣,能實時傳輸現(xiàn)場氣象和海洋數(shù)據,包括氣溫和相對濕度、氣壓、風速和風向、水溫和鹽度、海面溫度以及波高和持續(xù)時間。

在續(xù)航上也不用擔心,它由風能和太陽能驅動,能夠在公海上執(zhí)行長達 12 個月的數(shù)據收集任務。

除此之外,還配備了 GPS 和計算機系統(tǒng),使其不僅能按照規(guī)定的航路導航,同時還能自主考慮風和水流的影響。

在颶風“菲奧娜”中,SD 1078 一直以超過 14 千米 / 小時的速度持續(xù)航行,甚至有一刻在巨浪中創(chuàng)下了 63.9 千米 / 小時的最快速度。

直至目前,它仍位于大西洋百慕大西南 315 海里處,持續(xù)跟進颶風“菲奧娜”的腳步。

其實不止是 SD 1078,在大西洋和墨西哥灣周圍,同時部署著七款相同的風暴無人機。

它們都是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NOAA) 和一家開發(fā)無人機的科技公司 Saildrone 合作制成,被用于全天候地收集數(shù)據以了解颶風的生成過程。

這些數(shù)據對于科學家改進颶風預報效率非常重要,Saildrone 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理查德詹金斯就說:

Saildrone 正在收集的數(shù)據將幫助科學界更好地了解颶風迅速加劇的過程,讓生活在沿海地區(qū)的人們有更多時間做好準備。

不是第一次

其實,這已經是 Saildrone 第二次在大型颶風中發(fā)揮作用:

去年,SD 1045 在 4 級颶風“山姆”中度過了 24 小時,同樣近乎實時地發(fā)回了高分辨率視頻和圖像。

截至目前,Saildrone 已航行 8 萬 + 海里,超過 18000 天。

對于 Saildrone 的未來發(fā)展,NOAA 無人系統(tǒng)運營中心主任菲利普霍爾上尉就表示:

這些令人興奮的新興技術為 NOAA 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工具,可以讓我們在無法通過其他觀測系統(tǒng)到達的地方收集數(shù)據。

它很可能幫助 NOAA 改進其履行“更好地了解環(huán)境”的使命。

參考鏈接:

  • [1]https://www.saildrone.com/news/atlantic-hurricane-mission-new-era-observing-forecasting

  • [2]https://www.saildrone.com/press-release/saildrone-video-hurricane-fiona

  • [3]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innovation/hurricane-fiona-robot-footage

  • [4]https://futurism.com/the-byte/scientists-robot-hurricane-fiona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量子位 (ID:QbitAI),作者:羿閣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相關文章

關鍵詞:無人機

軟媒旗下網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xiàn)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