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AMD 暴跌 13%,三星利潤首次下滑,全球芯片產業(yè)進入下行周期

量子位 2022/10/11 16:16:15 責編:子非

芯片巨頭,跌跌不休。

先是 6700 億芯片大廠 AMD 重挫近 14%:

公司剛發(fā)布 2022 年第三財季盈利警告,期內收入約為 56 億美元,遠低于 8 月初給出的 67 億美元預期。

最新收盤日,AMD 股價狂跌 13.87%,達到 2020 年 7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公司 CEO 蘇媽將此歸咎于 PC 需求和市場庫存過剩,并表示:

PC 需求熱的結束,可能對芯片制造商造成超出預期的傷害。

有股民堅守陣地,誓與股價共沉淪:

也有網友已經開始自我調侃: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龐大的半導體行業(yè),正遭受著寒潮的冰凍攻擊。

另一家芯片大廠三星 3 年來首次利潤下降,其 2022 年第三季度初步財報顯示,Q3 營業(yè)利潤為 10.8 萬億韓元(約合 77 億美元),同比下降 31.7%。

而剛剛過去的「黑色星期五」,美股芯片股哀嚎一片,集體大跌。

伴隨初秋而來的寒氣,已傳遞給每個芯片巨頭。

巨頭們業(yè)績都不太行

股價下行,基本源于業(yè)績不及預期。

以 AMD 為例,近 14% 的股價暴跌源于 6 日公布的 Q3 業(yè)績,數(shù)據(jù)顯示,AMD 當季實現(xiàn)營收 56 億美元,大幅低于 8 月公司給出的 67 億預期。

對此,AMD 解釋道,全球 PC 需求低迷影響上游芯片供應商,是導致企業(yè)營收未達成預期的主要原因。根據(jù) AMD 在 Q2 公布的數(shù)據(jù),PC 業(yè)務是其營收重要組成部分,占比超過 30%。

科技媒體 The Verge 向 Gartner 分析師求證了上述說法,得到了肯定回應。

他們還補充道,盡管汽車等其他領域芯片需求強勁,但這無法解決 PC、手機疲軟給 AMD 等廠商造成的麻煩。

不管玩家怎么說,反正資本是不對 AMD 再說 Yes 了。

一起「躺槍」的還有英特爾。

公司原計劃將于 10 月 27 日才披露 Q3 業(yè)績數(shù)據(jù),但因其與 AMD 定位相似,股價同樣受到影響。已有不少機構分析師對媒體披露,他們下調 AMD 目標價同時,也下調了對英特爾的期望 ——

在 AMD 下跌同一時間,英特爾股價跌超 5%。

僅從 Q2 表現(xiàn)來看,英特爾不被看好并非單純市場情緒使然。

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公司 Q2 實現(xiàn)營收 153 億美元,同比下滑了 17%,比咨詢機構的市場預期值低 14%。其凈利潤同比也下滑了 79%,公司 CFO David Zinsner 對媒體表示,這確實是他們觸底的一份業(yè)績。

相比前面二位,英偉達麻煩也許更多一些。

年中的「礦難」使顯卡價格跳水,產品積壓,黃仁勛在 8 月就對外承認,公司庫存下卡太多,只得以打折方式出售。如今,積累過量的庫存又撞上 PC 市場疲軟,市場對其估值不看好。

寒氣同樣吹到存儲芯片圈。

最為明顯的是三星。

根據(jù)公布數(shù)據(jù),這家以存儲芯片聞名的巨頭 Q3 當即利潤同比下降 31.73%,這是近 3 年以來三星首次出現(xiàn)單季度同比下滑,有市場調研機構認為,這是源于 PC、手機相關 DRAM 產品以及 NAND 價格同比下跌均超過 10%。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三星公布 Q3 業(yè)績時間與 AMD 幾乎前后腳,兩份不佳成績成為此輪芯片行業(yè)地震重要誘因。

同樣處境不佳的存儲芯片巨頭還有美光。

根據(jù)他們在 9 月 29 日公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其最新季度凈利潤同比下跌 45%,營收創(chuàng)下 2021 財年第二財季以來最低。關于原因,美光對外也確認,是 PC、手機等個人電子產品需求市場萎縮,導致了公司經營狀況下降。

總的來看,從 AMD、英特爾、英偉達再到三星、美光乃至鎧俠等體量稍小的廠商的估值及業(yè)績看 ——

寒氣確實傳遞給幾乎每位玩家了。

從峰頂急速下墜

回望 2021 年,彼時,「缺芯」與「漲價」并存,多種因素下,芯片行業(yè)繁榮程度一度攀登頂峰。

好景難長,不過半年光景,行業(yè)內股價均整體處于下行。

全球科技風向標費城半導體指數(shù)數(shù)據(jù)顯示,2021 年末尾、2022 年初,芯片行業(yè)繁榮程度到達頂點。

進入 2022 年后,自春天起,芯片崩潰態(tài)勢初顯,開始從此前的一路攀升轉為節(jié)節(jié)下跌,從峰頂急速下墜。

圖源彭博社

市值超過 1000 億美元的科技巨頭們首當其沖。

年初至今,AMD 和英偉達兩家的年內跌幅均已累計至 55% 左右;英特爾股價年內累跌 43%,其數(shù)據(jù)中心上季度營業(yè)利潤從去年同期 38% 跌至 5%,已緊急大幅下調今年年度預期。

如前文所說,形勢蕭條的具體原因,可從兩個角度分析。

一方面是受制于宏觀經濟環(huán)境,全球 PC 消費疲軟。

據(jù) Gartner 數(shù)據(jù),全球個人電腦需求大幅下降,今年二季度電腦制造商出貨量為 7200 萬臺,同比下降 12.6%,為 9 年來最大降幅。

圖源 Gartner

據(jù)調研機構 Canalys 發(fā)布的 2022 年 Q2 泛 PC 數(shù)據(jù)報告,第二季度,全球筆記本電腦市場出貨量為 5450 萬臺,環(huán)比下降 18.6%。

這也意味著,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連續(xù)三個季度出現(xiàn)下滑。

綜觀 2022 年上半年,聯(lián)想以 24% 的出貨量占據(jù)筆記本電腦全球市場出貨量第一,緊隨其后分別是惠普(18%)、戴爾(17%)、華碩(8%)、宏碁(8%)。

受大環(huán)境影響,全球市場總體均呈下滑趨勢,龍頭聯(lián)想年增長率為負 18%,惠普更是高達負 35%。

圖源 Canalys

不只是個人電腦,在行業(yè)下游,手機、數(shù)據(jù)服務器等設備需求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下降,訂單大幅減少。

從整個市場來看,與需求萎靡疊加在一起的,還有此前為應對芯片短缺的囤貨行為,這加劇了現(xiàn)在的庫存過剩積壓現(xiàn)象。

有分析師對科技媒體 The Verge 補充道,此前的芯片供應不足導致 OEM 廠商們積累了大量庫存,短缺擔憂造成訂單一度比正常量高兩三倍,但現(xiàn)在,大家都面臨高庫存,低需求的麻煩。

加之高通脹等因素影響,消費電子終端需求回升情況明顯不及預期。

另一方面,具體分析各家的市場定位,其差異也造成部分負面因素有所不同。

以英偉達為例。受以太坊合并影響,從工作量證明 PoW 過渡到權益證明 PoS,顯卡大規(guī)模挖礦成為歷史。

大量持有顯卡的礦工們批量低價拋售手中的存貨,撞上英偉達自身推出新品,對市場沖擊太大 —— 德國市場上,RTX3090Ti 的官方售價下調近 6500 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芯片寒潮主要席卷著消費電子領域。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tǒng)計組織(WSTS)預測,在不同類型的芯片中,明年存儲芯片收入增長預計為 0.6%,而邏輯芯片、模擬芯片和傳感器芯片的增速分別為 8.1%、6.4% 和 3.9%。

相比較而言,新能源汽車領域所需的芯片股價幾乎不受影響,如博世。此外,因今年在汽車芯片領域嶄露頭角,以往以手機芯片見長的高通本輪股價波動較小。

博世半導體股價走勢圖

今年 6 月,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在一場論壇上介紹道,博世中國目前的芯片產品平均只能滿足汽車廠商 31% 的需求,雖然預計下半年供給率可提升到 50%-60%,但「缺芯」依然會是主題。

盡管新能源汽車等部分領域相對強勁,但由于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和消費電子產品的預測疲軟,《華爾街日報》援引行業(yè)機構的分析報道,芯片價格預計在 Q4 和 2023 年全年繼續(xù)下跌,但明年春季應當會結束兩位數(shù)的下跌。

芯片界的寒潮席卷,或許比這個秋冬更加刺骨和漫長。

參考鏈接:

  • [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6077873345195354&wfr=spider&for=pc

  • [2]https://www.theverge.com/2022/10/8/23392703/samsung-amd-semiconductor-chip-shortage-slump-2022

  • [3]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10-07/chipmakers-see-breathtaking-drop-in-demand-as-recession-looms?leadSource=uverify%20wall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量子位 (ID:QbitAI),作者:詹士 衡宇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相關文章

關鍵詞:芯片

軟媒旗下網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xiàn)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