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是我們?nèi)粘I钪蟹浅F毡榈囊环N自然現(xiàn)象,每當人們抬頭看天空中有雨滴落下時或多或少都會閃過一個念頭:如果從天而降的是糖果、是食物或者是珍珠鉆石那該多好!
事實上,世界各地還真的下過各種奇奇怪怪的雨。這些不尋常的雨不僅存在于神話傳說里,或許比你想象的要更常見。
動物雨
歷史上對于動物雨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紀,羅馬博物學家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記錄了一場從天上下了青蛙和魚的暴雨。
1794 年,法國士兵在法國城市里爾附近的小鎮(zhèn)上看到大雨中有蟾蜍從天而降。19 世紀初,丹麥的一場“蝦雨”持續(xù)了 20 分鐘。2010 年 2 月,一場持續(xù)下了兩天的“魚雨”發(fā)生在澳大利亞北部的拉賈馬努鎮(zhèn)。今年七月,印度南部特蘭甘納邦的 Jagtial 鎮(zhèn)的居民也見證了相同的天氣現(xiàn)象。
中美洲的一個多山國家 —— 洪都拉斯約羅省每年夏天都會下起“魚雨”,當暴風雨席卷整個小鎮(zhèn)后,當?shù)鼐用駮弥皳炱鹇愤吶匀货r活的魚,他們將其稱為 Lluvia de Peces 現(xiàn)象。
在當?shù)貜V為流傳著這樣的一個傳說:在 1856 年時洪都拉斯非常落后和貧窮,人民經(jīng)常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一位名叫何塞?曼努埃爾?蘇比拉納的西班牙牧師來到洪都拉斯看到這樣的慘狀便祈求上帝幫助當?shù)氐母F人吃上飽飯。上帝被這位神父的真誠所感動,于是便降起了一場“魚雨”。從 1989 年開始,約羅省每年都會舉辦游行和慶典來慶祝 Lluvia de Peces 節(jié)日,感謝這些天賜的食物。
傳說當然只是傳說,許多科學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導致此類事件頻頻發(fā)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水龍卷(又名龍吸水,是一種偶爾出現(xiàn)在溫暖水面上空的龍卷風)或者龍卷風(又名陸龍卷)的存在。
和龍卷風類似,成熟的水龍卷由一個低壓中心漩渦和一個旋轉(zhuǎn)著上升氣流的漏斗組成,它的中心的漩渦足夠強大,可以像真空一樣“吸走”海里的魚蝦、海龜甚至螃蟹等生物。海里的生物會隨著水龍卷飛行一段距離,直到水龍卷失去力量后,這些積聚在其中的物體便會以“雨”的形式降落到陸地上。
洪都拉斯是一個沿海島國,剛好位于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之間。大量的魚群在春夏之際隨著北上的大西洋暖流而聚集起來,此時正值南北冷暖氣流交匯,天氣狀況極不穩(wěn)定,海上多發(fā)水龍卷或颶風這樣的惡劣災害天氣,也較容易卷起那些在淺海區(qū)覓食的魚群。
血雨
你知道嗎?
腥風血雨中的“血雨”不僅僅是成語中的描述詞,還是真實發(fā)生過的自然現(xiàn)象。
“血雨”最早出現(xiàn)是在 1608 年的法國,但當時科技并不發(fā)達,人們把它當成了一件未解之謎事件,引起了不少恐慌與猜測。
1890 年 5 月 15 日,意大利布拉卡里亞的梅西納迪村突然下起了“血雨”,意大利氣象局將其解釋為遷徙的候鳥群遭遇風暴襲擊,身體受傷流出的血隨著雨水降下形成血雨,但當時并沒有發(fā)現(xiàn)死亡的鳥類,不具有權(quán)威性。
一篇發(fā)表在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雜志上的研究證實,雨中的紅色是由歐洲一種橘色藻屬中微藻 Trentepohlia annulata 的孢子引起的,該微藻此前只在奧地利報道過。
該研究證實,“血雨”只不過是這種藻類采用的一種生存機制,它們將孢子(類似于植物種子)借著云層這趟“洲際航班”從奧地利出發(fā)漂洋過阿拉伯海到其它區(qū)域,再借助雨水迅速地在異地定居。
不過,并非所有的“血雨”都是因為微藻孢子引起的,更多的可能是一些紅色化學物質(zhì)摻雜到雨水中,比如沙漠地帶的褐色沙塵或者火山噴發(fā)的礦物質(zhì)塵埃。其發(fā)生情況和微藻孢子差不多,都是某地上空的氣流將紅色物質(zhì)困住,遠距離漂浮一段時間后,最終和雨水一起混合降落。
橙雪
你以為雪只有白色嗎?
不,還有橙色的,就像澆過芬達汽水的冰沙一樣。
這些橙色的雪源于撒哈拉沙漠飄來的細沙,這些細沙經(jīng)歷了“環(huán)球旅行”,最后混在雨雪中降落到地面。據(jù) CNN 報道說,這種現(xiàn)象大約每五年會發(fā)生一次,2018 年的橙色雪顏色格外鮮亮,是因為此前撒哈拉沙漠發(fā)生了一場超大規(guī)模的沙塵暴。
這不是人們第一次見到如此怪異的雪色了,早在 2007 年西伯利亞南部的三個地區(qū)就發(fā)生過類似的現(xiàn)象。
這些從天而降的橙色雪不僅腥臭難聞,手感還十分油膩,據(jù)報道其鐵含量是正常水平的四倍,調(diào)查員推測是由附近的石油工業(yè)污染引起的。
西瓜雪
西瓜雪(Watermelon snow)是一種具有微紅色或者粉紅色并帶有新鮮西瓜氣味的雪,當它融化后顏色會變得更紅,像紅葡萄酒的顏色一樣。這種類型的雪通常在晚春或者夏季的時候出現(xiàn)在世界各地的高山和沿海極地地區(qū),比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內(nèi)華達山脈。
西瓜雪的紅色是因為雪地里有一種名叫極地雪藻(Chlamydomonas nivalis)的單細胞綠藻,它體內(nèi)富含蝦青素(類胡蘿卜素的一種)和葉綠素。
這種紅色的藻類,在溫度低于水的凝固點時,會進入休眠狀態(tài),當氣候變暖,溫度升高會“激活”藻類體內(nèi)的蝦青素,從而變紅,以保護自己免受太陽破壞性的紫外線輻射。
但是,這種藻類物質(zhì)的存在會使得冰雪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降低 13%-20%,提高對陽光的吸收,從而加速冰雪融化,使得更多的藻類“蘇醒”,然后陷入惡性循環(huán)。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西瓜雪雖然不是什么污染問題,但對于極地冰蓋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隨著藻類繁殖和覆蓋雪地速度加快,它很有可能成為極地冰蓋融化的幕后推手之一。
......
貓咪:天降小魚干!還有這等好事?
參考資料:
[1]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cience-nature/strange-rain-why-fish-frogs-and-golf-balls-fall-skies-180956527/
[2]https://www.segemastic.com.ng/2015/04/photos-fish-rain-in-thailand-fishes.html?m=1
[3]https://www.loc.gov/everyday-mysteries/meteorology-climatology/item/can-it-rain-frogs-fish-and-other-objects/
[4]https://www.thehindu.com/sci-tech/science/unravelling-the-blood-rain-mystery/article7057859.ece
[5]Gangappa, Rajkumar Gangappa; Stuart Hogg (22 November 2012). "DNA unmasked in the red rain cells of Kerala". Microbiology. 159 (Pt 1): 107–11. doi:10.1099/mic.0.062711-0. PMID 23175506.
[6]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8/mar/26/orange-snow-transforms-eastern-europe-into-mars
https://oceanconservancy.org/blog/2020/03/04/what-is-watermelon-snow/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撰文:阿嫻,審校:Skin
廣告聲明:文內(nèi)含有的對外跳轉(zhuǎn)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jié)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