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簡評 4 年前的微單巨無霸

相機筆記 2023/2/5 14:40:01 責編:夢澤

Lumix S1 / S1R 于 2018 年 9 月 25 日亮相,2019 年 2 月 1 日正式發(fā)布。它們是松下首批全畫幅微單相機,因為尺寸碩大、重量可觀,也被大家稱作微單巨無霸或者“巨單”。

在 S1 / S1R 登場后,松下又推出了主打視頻的 S1H(及盒子相機 BS1H)和極具性價比的 S5。2023 年 1 月,搭載相位對焦的 S5II / S5IIX 正式登場,讓松下全幅微單的聲量達到了新高度。

主要規(guī)格:

(S1)

全畫幅約 2420 萬像素背照式 CMOS

標準感光度 ISO 100-51200

支持 5.9K 視頻拍攝

(S1R)

全畫幅約 4730 萬像素 CMOS

標準感光度 ISO 100-25600

支持 5K 視頻拍攝

(共同特點)

無低通濾鏡

5 軸 7.5 擋機身防抖

對比度檢測 AF

1/8000 秒機械快門

最高連拍速度 9FPS

支持 4K 60p 拍攝

約 576 萬點 OLED 電子取景器

3.2 英寸約 210 萬點旋轉觸摸屏

內置 Wi-Fi、藍牙

標準重量約 1017g

簡評

S1 / S1R 擁有非常相近的配置和功能:S1R 并沒有因為像素高而舍棄 4K60p 視頻(固件更新后還增加了 5K30p 和 HLG),S1 也沒有因為像素低就不支持機內合成高分辨率照片(也就是俗稱的“搖搖樂”)。其他像是 5 軸機身防抖、576 萬點 EVF、3 軸傾斜液晶屏、背光按鍵、鎂合金機身、全尺寸 HDMI 接口、27W 快速充電(并且支持真正的邊用邊充)都是完全相同,作為松下首批全畫幅產品可謂是誠意滿滿。

▲ 3 軸傾斜液晶屏

但松下 S1 / S1R 的缺點也很明顯:機身真得太笨重了,約 1017g 的標準重量甚至超過了佳能 5D4、尼康 D850 等不少數碼單反。再加上自動對焦方面的老問題和當時并不成熟的 L 卡口鏡頭群,并沒有在主流市場掀起多少波瀾。

現在回看 S1 / S1R,到有點像是松下為徠卡設計的產品(整體風格和 SL 相似,配置也對應了 SL2-S / SL2),之后的 S5 才是松下自己想做的微單。不管怎么說,好在松下及時調整了產品方向,總算在全幅微單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如今 S5II、S5IIX 可以說擁有了歷史最好口碑,希望再接再厲,能給這個沉悶的市場格局增加一些活力。

▲ 松下 GH5II(左)與 S5(右)

固件升級

在過去幾年里,松下為 S1 / S1R 進行了多次固件升級,對焦、視頻、操控性都有了不小提升。很遺憾,大多數評測都是 2020 年至 2021 年發(fā)布的,并沒能體現這些新特性。

新固件增加的部分功能特性:

- 支持 CFexpress 存儲卡

- 改善對焦性能,增強人物識別

- 錄制提示框、角度 / 增益顯示

- L.新經典和 L.單色 S 照片風格

(針對 S1)

- 5.9K 和 C4K 內錄,4K 60p 10bit 內錄

- 增加手動設置雙原生 ISO

- HDMI RAW 外錄

(針對 S1R)

- 5K 30p 10bit 內錄

- HLG 和高清音頻

另外,S1 / S1R 的套裝鏡頭 LUMIX S 24-105mm F4 MACRO O.I.S 鏡頭也在固件更新后升級了 Dual IS 2 防抖性能 —— 搭配 S1 / S1R / S1H 時,105mm 端的防抖性能從 6.5 擋提升到 7.5 擋。

官方樣張

(S1)

(S1R)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相機筆記 (ID:xjbiji),作者:滕飛 et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相關文章

關鍵詞:松下微單

軟媒旗下網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