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6 月 29 日消息,中國天眼 FAST 是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最靈敏的射電天文望遠鏡,自運行以來已發(fā)現(xiàn)多個重要成果。
據(jù)央視新聞報道,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單位科研人員組成的中國脈沖星測時陣列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 FAST,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性證據(jù),表明我國納赫茲引力波研究與國際同步達到領先水平。
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也發(fā)布了一段介紹視頻,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單位科研人員組成的中國脈沖星測時陣列(CPTA)研究團隊對中國天眼 FAST 收集的時間跨度 3 年 5 個月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研究,在 4.6 西格瑪置信度水平(誤報率小于五十萬分之一)上發(fā)現(xiàn)了納赫茲引力波存在關鍵性證據(jù)。
IT之家注:納赫茲引力波是引力波的一種,是宇宙中一種極低頻擾動,其頻率為 10 的負 9 次方赫茲。納赫茲引力波由于頻率極低、周期長達數(shù)年,其波長可達數(shù)光年,對它的探測十分具有挑戰(zhàn)性。
相關研究成果于北京時間 6 月 29 日在我國天文學術期刊《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在線發(fā)表。
在廣義相對論里,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當投擲石頭到池塘里時,會在池塘表面產生漣漪,從石頭入水的位置向外傳播。當帶質量物體呈加速度運動時,也會在時空產生漣漪,從帶質量物體位置向外傳播,這種時空的漣漪就是引力波。
由于引力波與物質彼此之間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引力波很不容易被傳播途中的物質所改變,因此引力波是優(yōu)良的信息載體,使人類能夠觀測從宇宙深處傳來的寶貴信息。引力波天文學是觀測天文學的一門新興分支。引力波天文學利用引力波來收集對于劇烈天文事件的引力波波源信息,如白矮星、中子星與黑洞一類的星體所組成的聯(lián)星,超新星與大爆炸也是劇烈天文事件的引力波波源。
1916 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即根據(jù)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1974 年,拉塞爾?赫爾斯和約瑟夫?泰勒發(fā)現(xiàn)赫爾斯-泰勒脈沖雙星。這雙星系統(tǒng)在互相公轉時,由于不斷散發(fā)引力波而失去能量,因此逐漸相互靠近,這現(xiàn)象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第一個間接證據(jù)。
2016 年 2 月 11 日,LIGO 科學團隊與室女座干涉儀團隊共同宣布,人類于 2015 年 9 月 14 日首次直接觀察到引力波,其源自于雙黑洞合并。之后,又陸續(xù)多次觀察到引力波事件,例如 2017 年 8 月 17 日首次探測到源自于雙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事件 GW170817。2017 年,萊納?魏斯、巴里?巴利許與基普?索恩因成功觀察到引力波,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