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蘇澄宇
審校 | skin
雖然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無厘頭,畢竟人類連火星都沒上去過,更別提比它遠的多的木星了。但歐洲航天局 ESA,通過一臺為全世界科學家提供重力實驗的大直徑離心機(LDC)解決了薯條難題。
為什么歐洲航天局愿意搞這么一個“蠢蠢”的項目?說來你可能不信(但是真的),因為在空間站的航天員跟局里提要求,說想要吃炸薯條,必須是現(xiàn)炸的,不能火箭快遞送上來,涼的薯條不好吃。
但畢竟是炸薯條,油炸這個烹飪方式看起來就不太安全,地球上油炸都會濺油,更別說太空了,不確定的東西太多了,不可能隨便讓人在太空炸薯條的。
科學家考慮到可能對機組人員的士氣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影響,為了幫航天員吃上新鮮的薯條,希臘科學家花了幾百萬英鎊進行研究,重點是該項目得到了歐洲航天局的支持。
在歐洲航天局,有一個用于專門訓練飛行員和宇航員的可以產(chǎn)生相當于地球地心吸力 9 倍的大型離心機(LDC),最大可以達到 20 個 g。
這臺離心機直徑達 8 米,有 4 個長臂,每個臂可以裝載兩臺測試吊艙,吊艙最大有效載荷為 80 公斤。當離心機旋轉(zhuǎn)起來的時候,即可產(chǎn)生向心力模擬吊艙內(nèi)的超重力場。
這臺離心機不止可以用于訓練,還可為細胞、植物和小動物提供超重力環(huán)境,也可為物理科學和技術(shù)實驗提供超重力環(huán)境。
當然吊艙肯定不能直接用來裝炸薯條的儀器,肯定得做一定的改裝才行。
下面這張圖展示了吊艙的改裝內(nèi)部,成為了特制炸鍋,左下方的儀表是控溫器,已經(jīng)可以用于炸薯條了。
里面還有一個高速攝像機,用于觀察炸薯條時產(chǎn)生的小氣泡,看這些氣泡的生成或脫離速度。
然后科學家將土豆切成條,在橄欖油中油炸,同時用離心機創(chuàng)造不同的重力條件(1 倍、1.8 倍、3 倍、6 倍、及 9 倍重力),以研究重力加速度對土豆條在炸制過程中酥皮厚度和水蒸發(fā)速率的影響。
結(jié)果顯示,更高的引力能增加熱油和土豆之間的熱傳遞,縮短油炸時間,導致薯條的外殼更厚更酥脆。最終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地心吸引力為地球 3 倍的地方炸薯條最好吃,而木星剛好是地球引力的 3 倍。所以可以說,在木星炸薯條最好吃。
雖然我們都知道麥當勞的炸薯條比肯德基的好吃,但假如麥當勞可以搞來一臺超重力儀器,在 3 倍重力下炸薯條,也許會更好吃,成為薯條界的絕絕子。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最近,歐洲宇航局又來折騰炸薯條了,研究了在微重力下炸薯條的影響,將研究結(jié)果發(fā)在了 2023 年的《國際食品研究》雜志上。
不過這次沒有用上大型離心機,而是改用飛機進行拋物線飛行模擬失重條件。不管怎么說,看著還是實驗經(jīng)費充足的樣子。
你可以從下圖的實驗圖看到,在 0 重力下產(chǎn)生的氣泡更多。結(jié)果顯示,在太空失重條件下,炸薯條依舊是可行的。
但總的來說,這只是太空炸薯條可行而已,在空間站油炸些東西是沒問題的,至于好吃不好吃就另當別論了。
可以肯定的是,3 倍重力下炸薯條最好吃。麥當勞趕緊跟進啊……
封面來源:網(wǎng)絡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63996913005929?via%3Dihub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63996922013072?via%3Dihub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作者:萬物
廣告聲明:文內(nèi)含有的對外跳轉(zhuǎn)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jié)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