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 F 越大光圈越小,F2\2.8\4 等數字怎樣計算?常常有朋友弄不明白光圈的本質,今天我從最基本的概念講一講,看看光圈數值是怎么計算出來的。
01、鏡頭的進光能力
咱們先從基本的概念入手:鏡頭可以進光,進光量可以影響照片的明暗。
人們用“相對孔徑”來表示一個鏡頭進光量的多少,相對孔徑的數值越大,進光越多。相對孔徑 = 有效孔徑 ÷ 焦距。
沒錯,焦距和孔徑都會影響進光量,現在知道為什么長焦鏡頭的光圈都小了吧。
有效孔徑,就是鏡頭中進光孔的直徑。
如果一支鏡頭的焦距是 50mm,最大的通光孔的直徑為 29.5mm,其最大相對孔徑的計算值為 29.5mm÷50mm=1:1.7。
鏡頭上也都標注著“相對孔徑”的大小,格式為“有效孔徑:焦距”。
比如,某支鏡頭上寫著 1:2,就代表這個鏡頭的最大相對孔徑是 1:2,是一支恒定光圈鏡頭。再比如 1:2.8~4,最代表最大相對孔徑分別是 1:2.8(最短焦距時)和 1:4(最長焦距時)。
02、光圈數值 F
我們平時提到的 F 值以及 f / 值,都是“光圈系數”,光圈系數就是相對孔徑的倒數,光圈系數 = 焦距 ÷ 有效孔徑。
如果相對孔徑是 1:2,那么光圈系數就是 2:1,也就是 2,通常寫成 F2 或 f / 2。
F 值越大,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小;F 值越小,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大。
03、光圈數值轉換
大光圈鏡頭更受用戶歡迎,售價也更高。如果我是廠家,我能隨意給鏡頭寫個最大光圈數嗎?
答案是不能??赐昵皟啥?,相信你也明白了,任何一個光圈數值都是經過計算得出的。
常見的光圈數值有 F1.4、F2、F2.8、F4、F5.6、F8 等大小。上述光圈,每個之間相鄰 1 擋,進光量為 2 倍關系。
F1.4 比 F2 大 1 檔,F1.4 的進光量是 F2 的兩倍。
在實際拍攝中,F1.4、10s、ISO100 拍出的亮度等于 F2、10s、ISO200,也等于 F2、20s、ISO100。
為什么 F1.4 是 F2 的兩倍呢?為何不是 F1 是 F2 的兩倍呢?
F1.4 是 F2 進光量的 2 倍,就代表 F1.4 的進光圓孔面積是它的 2 倍。圓的面積是 π×r2,讓面積成原來的 2 倍(2πr2),就要把 r 變成原來的√2 倍,√2≈1.414。1.4×√2≈2,就是這么來的。
以此類推,2×√2≈2.8;2.8×√2≈4;4×√2≈5.6;5.6×√2≈8……
除了相鄰 1 檔的光圈,還有相鄰 1/3 檔的光圈,可以滿足更加細微的曝光調整,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為 ×√1.3。
你打開相機調節(jié)光圈時,F5.6 往往不會直接變?yōu)?F8,而是依次變化為 F6.3,F7.1,F8。
你明白了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攝影研修社 (ID:shoujiPhotography),作者:張小張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