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名字到底有多重要呢?
曾經不知道有多少口碑極佳的游戲,都因為翻譯問題變成了一款“庸庸碌碌”的游戲。
畢竟名字就是玩家們最直觀了解游戲的方式,因此名字好壞和人氣是有直接關系的。像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騎馬與砍殺》,要是抱著試一試心態(tài)玩過的玩家就會有一種感覺,游戲太爽名字太 low,完全被名字耽擱了的好游戲啊!
名字直觀樸實,無法將游戲的內涵表現(xiàn)出來。
如果名字取得好,玩家一聽就有玩的興趣,剛好游戲質量又好,那么這款游戲必定會成為傳世佳作,像是《黑暗之魂》《火炬之光》《泰坦之旅》《鬼武者》《鬼泣》《刀劍封魔錄》《神曲》《黑暗史詩》《流放之路》,光是聽名字就有購買的欲望了。
當年我們玩過的街機游戲,也曾經有過一些比較另類的名字。
像是《名將》和《突擊隊長》、《恐龍快打》和《凱迪拉克與恐龍》、《鐵鉤船長》和《小飛俠》、《合金彈頭》和《越南戰(zhàn)役》....
這些都是因為當時每個地區(qū)的翻譯不同造成的。
當然,有的游戲是有中文名字的,這些游戲名字一般是不會搞錯的。
《格斗之王》OR《拳皇》
現(xiàn)在基本上我們都統(tǒng)一了《拳皇》的稱呼。那么當年為什么會有格斗之王這個稱呼呢?
SNK 最初授權的《拳皇 94》漫畫,也是被公認最原汁原味拳皇漫畫作品。在這本書被翻譯成為了《格斗天王 '94》。
當時漫畫的發(fā)行是為了配合 SNK 同年上市的游戲《拳皇 94》,因此算是《拳皇》系列的第一本漫畫書,至今仍然被粉絲們完好的保存著。
其實《THE KING OF FIGHTERS》直譯過來的話,的確就是《格斗之王》。這個稱呼在中國臺灣地區(qū)一直被沿用至今。
而我們看到的漫畫一般都是港漫作品,名字基本上都是統(tǒng)一的《拳皇》或者《拳王》,因此游戲在進入國內之后我們一直都叫的《拳皇》。
在游戲背景之中,基本上我們看到的都是《拳皇》。
《街頭快打》OR《快打旋風》
記得前幾年在一些網站上面看到《快打旋風 4》《快打旋風 5》,當時我還以為《快打旋風》系列出新作了。結果打開一看居然是《街頭霸王 4》。這時候才想到,在中國臺灣那邊一直都將《街頭霸王》稱之為《快打旋風》。
記得當年天天向上的時候,歐弟就曾經在節(jié)目上說自己當年特別喜歡玩《快打旋風》,當時我還真以為他喜歡玩清版過關游戲。直到很久之后才想起來,他說的《快打旋風》應該就是《街頭霸王》。其實按照《Street Fighter》翻譯的話,《街頭霸王》的確準確許多,不過《快打旋風》用在這里也沒多大問題。
那么問題來了,中國臺灣那邊如何稱呼《Final Fight》呢?沒錯,就叫《街頭快打》。怎么感覺這個名字更加適合《街霸》呢!
《快打旋風》在國內的影響極為深遠,已經不僅僅是一款游戲的名字,甚至形成了某種傳承。因為那時候一直沒有等到《快打旋風 2》的出現(xiàn),于是在游戲廳中漸漸出現(xiàn)了一些山寨名字:快二、快三、新快三、快四... 這些名字都是因《快打旋風》而衍生出來的。盜版者的目的其實就是想讓這些同類型的游戲借《快打旋風》的噱頭,分享人氣。
而《街頭霸王》這邊我們一般都叫的是《街霸》。當然每個地方的口音不同,四川人叫《該霸》
《格斗三人組》OR《怒之鐵拳》
從游戲廳時期開始,我們一直叫這款游戲為《格斗三人組》。至于這個名字是誰取的就不清楚了,在幾乎所有的游戲廳中基本上都叫這個名字。甚至在山寨 MD 游戲光碟上面也是寫的這個名字。
MD 最完美的清版過關游戲,差點因為名字成為一款土味十足的山寨貨。
有意思的是,這款游戲的日版和美版名字是不同的。
BARE KNUCKLE(日版)
STREETS OF RAGE(美版)
即使到了如今的《怒之鐵拳 4》仍然使用的是兩個版本的名字。
《三國志》OR《吞食天地》
《吞食天地》是根據(jù)本宮宏志同名漫畫改編的游戲,劇情以《三國》為藍本展開。
在這期間 CAPCOM 獲得授權,先后打造了兩部《吞食天地》漫畫改編的游戲作品。初代游戲并沒有亞洲版,因此當年都是直接叫的《吞食天地》。
《吞食天地 2》發(fā)行之后專門打造亞洲版,并取名為《三國志 2》。雖然是漫畫改編,但游戲中的部分劇情、人物和事件,居然和我們熟悉的三國故事非常接近。玩過初代的玩家就有些疑惑,為什么《三國志 2》中的音樂音效和《吞食天地 1》那么相似呢?而且其中出現(xiàn)的人物畫風幾乎是一模一樣,是不是有什么聯(lián)系呢?
另外,《吞食天地》的世界版劇情幾乎改編得面目全非。游戲中的幾位主角變成了蒙古人。
《豪血寺一族》OR《十二生肖》
沒錯,當年我們是知道這款游戲名字的。畢竟日版的過場動畫中就有名字,但是當時的玩家更加傾向于叫成“十二生肖”。因為其中出現(xiàn)的人物都有一個專屬的屬性,而這些屬性更好和我們的十二生肖吻合。
當然了,那時候對于我們來說,根本不知道豪血寺是什么意思,交流的時候太拗口。不如“十二生肖”叫得那么朗朗上口。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街機情懷 (ID:JJQH66),作者:街機時代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