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2 月 2 日消息,無論是英偉達的 Frame Generation(FG),還是 AMD 的 Fluid Motion Frames(AFMF),兩家公司的目標都是通過創(chuàng)建人工幀,提高游戲的幀率,改善游戲流暢度。
英偉達的 FG 技術(shù)融合到 DLSS 3 中,僅限于 GeForce RTX 40 系列顯卡;而 AMD 的 AFMF 則集成于 FSR3 技術(shù)中,兩者之間存在天然的壁壘,那么對于玩家來說,有沒有想過在一款游戲中,同時開始兩種幀生成技術(shù)呢?
韓國媒體 QuasarZone 就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在 PC 中同時使用英偉達和 AMD 顯卡,固然可以顯著提高游戲幀率,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在實驗中,QuasarZone 使用了 Radeon RX 6600 和 GeForce RTX 4090 顯卡,AMD 顯卡連接主顯示器,RTX 4090 顯卡渲染游戲。
理論上,在渲染游戲時,會先由 GeForce RTX 4090 顯卡來渲染,使用 DLSS 3 進行幀生成;接下來這些圖像再輸出給 Radeon RX 6600 顯卡,然后使用 AFMF 再次生成插入幀,最后輸出到顯示器上。
顯示效果如下:
實驗表明,在 DLSS 3 FG 和 AFMF 組合情況下,《賽博朋克 2077》游戲平均幀率比原始幀率提高了 291.9%;單獨使用 DLSS 情況下增加 147%;單獨使用 AFMF 情況下增加 199.9%。
FG 和 AFMF 組合可以顯著提高每秒平均幀率,但可能會導致 1% low 幀率下降。
IT之家注:1% Low 幀率記錄下游戲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所有畫面幀數(shù),但它是以 Frame time 為基準,來篩選出其中最慢的 1%,再除以記錄游戲總時間的 1%,從而得出的數(shù)據(jù)。
1% Low 幀率通常用于表明游戲的流暢度,F(xiàn)G 和 AFMF 組合雖然提高了平均幀率,但是部分游戲的整體流暢度會下降。
此外 FG 和 AFMF 組合由于使用 2 塊顯卡,自然加重了功耗負擔,此外 AFMF 對于部分游戲窗口模式不會生效,需要在全屏模式下運行。
AMD 和 NVIDIA 不會在官方或非官方層面上結(jié)合他們的幀生成技術(shù),人為地組合 FG 和 AFMF,必然會導致游戲的不穩(wěn)定,但盡管如此,QuasarZone 實驗依然非常有趣。
廣告聲明:文內(nèi)含有的對外跳轉(zhuǎn)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jié)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