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5 月 16 日消息,IT之家從南京大學官網(wǎng)獲悉,近日,南京大學聯(lián)合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fā)出一種具有眼動追蹤功能的隱形眼鏡,外觀和普通隱形眼鏡無異,基于頻率編碼策略和球面共形的微納加工制備工藝,該隱形眼鏡具有無線無源、輕量無感、柔軟安全的特點,能夠實現(xiàn)高精度的眼動追蹤和眼動命令識別。
南京大學官網(wǎng)文章對該隱形眼鏡的介紹如下:
該眼動追蹤隱形眼鏡由四個無線射頻位置標簽構成,分布于隱形眼鏡的四周并封裝在醫(yī)療級硅橡膠材質內。其具有和人眼角膜相匹配的曲率,表面親水化改性和極薄的厚度使其水潤透氧、舒適無感。用戶佩戴隱形眼鏡之后,通過簡單的隱式校準過程,定標人眼眼球個體差異和佩戴過程中的隨機性,基于時序眼動追蹤算法實現(xiàn)高精度的眼動追蹤。眼動角精度優(yōu)于 0.5°,甚至小于中央凹所提供的視角,滿足眼動追蹤的精度要求。隱形眼鏡工作過程中魯棒穩(wěn)定,無線射頻的技術方案免疫強光、投影圖像對眼動追蹤的干擾。器件的工作頻率也規(guī)避了常見的電磁干擾,例如手機、路由器等射頻信號源。此外,隱形眼鏡的生物相容性封裝保證了器件的安全性,通過 72 小時細胞毒性測試以及長達一周的長期活體兔眼刺激測試,和商用隱形眼鏡無明顯差異。
據(jù)南京大學稱,基于該隱形眼鏡,聯(lián)合團隊展示了豐富多樣的眼機交互應用,例如眼動文字輸入、繪畫、游戲操控、網(wǎng)頁交互、攝像頭操控、無人車操控等。憑借該隱形眼鏡準確穩(wěn)定的無線眼動追蹤能力、豐富多樣的交互模式、柔軟舒適的結構特性以及生物安全的理化性質,其有望在人機交互、眼腦醫(yī)學診療、眼-腦科學研究、心理學研究等領域展開應用。
該工作以“Frequency-encoded eye tracking smart contact lens for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為題發(fā)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15:3588】。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