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中國科學院、阿里云發(fā)布首個月球專業(yè)大模型,撞擊坑年代判別準確率超 80%

2024/8/29 14:18:13 來源:IT之家 作者:汪淼 責編:汪淼
感謝IT之家網友 西窗舊事 的線索投遞!

IT之家 8 月 29 日消息,據阿里云今日消息,在 8 月 29 日的 2024 數博會上,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與阿里云聯(lián)合發(fā)布國際首個“月球科學多模態(tài)專業(yè)大模型”。該大模型基于阿里云通義系列模型構建,目前在月球撞擊坑年代和形態(tài)判別上,準確率已達到 80% 以上。

圖片

據阿里云介紹,月球專業(yè)大模型以視覺、多模態(tài)及自然語言等通義系列模型為基模,結合 RAG 檢索增強等技術,于阿里云百煉專屬版進行微調及訓練。目前,月球專業(yè)大模型的最佳落地場景是月球撞擊坑識別,并且準確率已達到 80% 以上。

人類對月球地質演化的研究除了探測返回的樣品,主要依靠撞擊坑識別等月球地質對象的研究。撞擊坑的大小、深淺、形狀等特征,是研究月球地質演化的重要依據。

據統(tǒng)計,目前月球上直徑一公里以上的月球撞擊坑數量已超 100 萬個,直徑一公里以下的撞擊坑數量至今無法確定。如果完全依賴人工,完成所有月球撞擊坑的識別是“幾乎無法實現(xiàn)的”。

而月球專業(yè)大模型的應用則極大提高了科研效率:科研工作者只需輸入月球撞擊坑圖像和相關問題,月球專業(yè)大模型即可調用通義視覺、多模態(tài)模型,從 17 種多模態(tài)數據中(包括光譜、高程、重力等數據)判定該圖像對應的模態(tài)類型。

同時,通過檢索知識庫、調用通義語言模型,月球專業(yè)大模型可回答該撞擊坑的形態(tài)、大小、年代等相關問題,并給出推理過程。中國科學院地化所研究員劉建忠表示:“通過對海量數據的準確把握,大模型不僅可以對撞擊坑進行分類,還可以解決一些目前仍未解決的科學問題。”

接下來,月球專業(yè)大模型將嵌入“數字月球云平臺”,推動“月球云平臺”智慧化升級。IT之家查詢獲悉,“數字月球云平臺”由中國科學院地化所牽頭建設完成,是國際上月球探測數據最全,集科學研究、工程應用以及科普教育為一體的云平臺,它將與 FAST 等大科學裝置一同成為科研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助力我國月球與行星科研創(chuàng)新加速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相關文章

軟媒旗下網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xiàn)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