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16 日消息,據(jù)《深圳特區(qū)報》今天晚間報道,中秋節(jié)前后,詐騙分子開始利用節(jié)日的契機變得“活躍”起來,通過禮品卡等形式進行電信詐騙活動。
報道提到一則案例:常州市民小琴收到一個快遞包裹,里面是一張聲稱能領取零食、洗衣液、現(xiàn)金三重豪禮的“中秋禮品卡”。好奇心驅使下,小琴掃描了卡片上的二維碼,加入了一個群聊。起初,群主發(fā)布了一些簡單的任務,如搜索歌曲截圖發(fā)群內,并讓她成功領取到了小額紅包。然而,這僅僅是詐騙的開始。
隨著“任務”的深入,群主誘導小琴下載一款名為“東方唱享”的 App,并聲稱完成宣推任務后可以獲得“豐厚獎勵”。小琴先后轉賬了 1020 元和 13860 元,直到無法提現(xiàn)且對方繼續(xù)要求轉賬時,她意識到自己已上當受騙,隨即報警。
目前全國多地已經(jīng)曝出類似案例,主要套路如下:
以郵寄方式廣撒網(wǎng):詐騙分子通過大量郵寄快遞,內置領取禮品的卡片及二維碼,以此作為誘餌,廣泛撒網(wǎng)。
掃碼領取福利拉入群聊:一旦有人出于好奇掃描二維碼,便會被誘騙加入群聊或下載指定 App,通過小額返利進一步降低受害人的戒備心理。
引誘刷單實施詐騙:在群內或 App 內發(fā)布刷單任務,先給予小額傭金作為誘餌,隨后引誘受害人不斷加大投入,最終以各種理由拒絕提現(xiàn),并要求繼續(xù)轉賬,直至受害人發(fā)現(xiàn)被騙。
IT之家去年已經(jīng)報道多次類似詐騙形式,均為收到“禮品卡”再做任務、下載 App 等形式。此類騙局以掃碼領取獎品為誘餌,通過收集個人信息來進一步實施各類犯罪活動,個人信息將存在泄露、冒用等風險,甚至導致?lián)p失錢財。
相關閱讀: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