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Instagram 上的少男少女們都不見了。
當然,這并不是 Instagram 無差別封殺了未成年人賬號。而是這家社交網(wǎng)站巨頭在持續(xù)多年的監(jiān)管與訴訟壓力下,終于實施了最嚴格的“青少年用戶保護法”。
青少年保護措施全面升級
從本周開始,Instagram 上所有年齡不到 18 歲的用戶都會被歸類為“青少年用戶”,默認設置為私密狀態(tài),自動實施諸多防護措施,體驗功能受到諸多限制,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第一,互動限制,隔離普通用戶和青少年用戶。在私密狀態(tài)下,普通賬號無法搜索或者看到青少年賬號,也無法向青少年賬號發(fā)送私信。只有互為好友的青少年用戶之間可以發(fā)送私信。青少年用戶只會看到他們關注用戶的“標簽”(Tag) 和“提及”(Mention)。
第二,時間限制,限制青少年用戶的使用時長。青少年用戶每天上網(wǎng) 60 分鐘就會收到提醒,告知他們今天使用時長已到,需要退出應用。青少年賬號還自動設置了“睡眠模式”,晚上 10 點到次日早上 7 點之間,他們的賬號不會收到通知,避免沉迷網(wǎng)絡影響睡眠時間。
第三,內(nèi)容限制,限制青少年用戶所接觸的內(nèi)容。Instagram 為青少年用戶推出了內(nèi)容分類過濾,限制青少年看到的圖片與視頻。舉例來說,暴力、整容、減肥等內(nèi)容就被平臺分類為“青少年不宜”,不會出現(xiàn)在青少年用戶的信息流中。
第四,算法區(qū)別。青少年用戶可以通過平臺篩選過的興趣詞,自主選擇他們希望看到的內(nèi)容與推薦。但 Instagram 將對成年用戶和未成年用戶實施兩套不同的興趣推薦,兩個用戶群看到的內(nèi)容和信息流也會存在顯著差別。
第五,家長監(jiān)督。上述青少年用戶保護功能都是自動默認的。只有 16 歲以上的用戶才能自主更改這些設置。16 歲以下的用戶,必須得到家長的批準才能進行調整。家長可以設立一個家長監(jiān)督機制 (Parental Supervision),對自己孩子賬戶的活動甚至是信息流進行監(jiān)督。
需要解釋的是,在此之前,Instagram 上 13-16 歲用戶的賬號也是默認私密的,只有他們批準的用戶才能看到頁面以及私信。而此次防護升級之后,所有 18 歲以下用戶的頁面都會默認變成私密狀態(tài)。
強化家長監(jiān)督機制是此次 Instagram 對青少年用戶推出的重要保護機制。設置監(jiān)督機制之后,家長賬戶有著巨大的權限,包括:
1、有權批準或者拒絕孩子調整防護措施的要求,提升孩子賬戶的防護級別。
2、可以看到孩子在和誰聊天,但不能看到聊天內(nèi)容;
3、可以設置孩子每天的使用時間,超過時長就拒絕孩子登陸;
4、可以通過關鍵詞,看到孩子在平臺能看到的內(nèi)容,以及限制他們不能看到什么內(nèi)容。
換句話說,青少年在 Instagram 平臺的一舉一動都在家長的監(jiān)督之下。除了他們之間的聊天內(nèi)容,無法讓家長看到之外,青少年用戶關注了誰,和誰私信聊天,看到了什么內(nèi)容,家長賬戶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Instagram 的這些青少年用戶保護機制將首先推送給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以及加拿大市場,今年晚些時候在歐盟地區(qū)上線,而后 2025 年逐步在全球市場推廣。新注冊用戶將會立即適用新規(guī),現(xiàn)有青少年用戶則會在一周之內(nèi)生效。
AI 辨別查找未成年人謊報年齡
另外一個焦點問題是,青少年用戶可能會虛報年齡以逃避限制。如何驗證用戶的真實年齡,這也是諸多社交平臺所普遍面臨的一大技術挑戰(zhàn)。Meta 全球安全總監(jiān)戴維斯(Antigone Davis)承認,很多青少年會故意虛報年齡,從而得以成功注冊賬號,或者繞開對青少年用戶的限制。
和其他國家一樣,美國未成年用戶同樣廣泛存在于 Instagram、TikTok、Facebook、Snapchat 和 Youtube 等社交媒體平臺。但理論上說,并不是每個青少年都可以注冊使用這些服務。美國絕大部分社交網(wǎng)站接受的用戶注冊最低年齡要求都是 13 歲。
根據(jù) 1998 年頒布的《兒童網(wǎng)絡隱私保護法》(COPPA),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為 13 歲以下用戶提供服務需要面臨更為嚴格的監(jiān)管要求和法律責任。他們需要事先得到父母的同意,設置“明確與完整的”的隱私政策,確保收集的兒童數(shù)據(jù)安全保密。因為這一原因,美國絕大多數(shù)社交網(wǎng)站都將注冊最低年齡設在了 13 歲。未成年人只能在父母陪伴下觀看一些社交媒體過濾后的,適合未成年人的健康板塊內(nèi)容,例如谷歌的 Youtube Kids。
但這一年齡限制機制卻存在著嚴重漏洞,大量青少年都會通過虛報年齡來注冊使用。2020 年,致力于保護兒童的非盈利機構 Thorn 對美國 2002 名 9-17 歲的未成年人進行了社交網(wǎng)站使用情況調查;其中 9-12 歲兒童 742 名,12-17 歲少年 1260 名。
調查發(fā)現(xiàn),盡管各家社交媒體公司都設置了明確的年齡限制,但是大多數(shù)兒童依然在使用這些社交應用(或是在父母監(jiān)護下,或是虛報年齡)。在 9-12 歲兒童這個群體中,每天使用社交網(wǎng)站的比例分別為,F(xiàn)acebook(45%)、Instagram(40%)、Snapchat(40%)、TikTok(41%)、YouTube(78%),甚至還有 27% 的未成年人用戶居然在使用 18 歲才能注冊使用的約會應用。
其他國家的情況同樣如此。2021 年由于一名 10 歲女孩模仿危險視頻導致意外死亡,意大利政府勒令 TikTok 在三個星期內(nèi)核查所有用戶年齡,否則就停止運營。TikTok 隨后對 1200 萬意大利用戶的年齡進行全面核查,發(fā)現(xiàn)了 50 萬個賬戶年齡不符合規(guī)定,處理了 14 萬謊報年齡的青少年用戶。
針對虛報年齡的問題,Meta 采用了以下辨別手段:如果一個青少年用戶試圖更改年齡,平臺會要求他們上傳一段自拍視頻,上傳他們的身份證,或者要求其他好友驗證該用戶的年齡。Meta 也將 AI 技術運用到年齡驗證中去。如果一個新用戶選擇注冊成年用戶,而在互動中其他好友提到他們的年齡,比如說“祝你 14 歲生日快樂”,平臺的 AI 算法就會自動識別以此來判別用戶年齡,要求用戶上傳視頻與身份證來雙重驗證。
監(jiān)管訴訟壓力迫使平臺調整
顯然,Instagram 發(fā)布的這些“青少年用戶保護功能”不會是青少年們愿意看到的。18 歲以下的青少年,很多還處在叛逆期,對成年人的世界充滿好奇,對自主生活充滿向往,他們當然不愿意自己的社交賬號處于父母的監(jiān)督下,甚至刷多久手機都會被嚴格限制。
另一方面,Instagram 或許也不愿意做出這樣的變化。從平臺的角度出發(fā),青少年用戶是一個社交平臺最重要的用戶群,不僅最為活躍,而且消費力高,用戶忠誠度還直接關系一個平臺未來的可持續(xù)競爭力。限制他們的上網(wǎng)行為,并且受到家長的監(jiān)控,可能會導致未成年人對 Instagram 失去樂趣。
在青少年用戶方面,Snapchat 和 TikTok 一直是 Instagram 以及 Meta 的羨慕對象。過去十年時間,扎克伯格不斷復制和模仿這兩大平臺的諸多功能,包括復制 Snapchat 的 Story 功能以及復制 TikTok 的 Reels 功能,就為了讓 Instagram 能夠繼續(xù)吸引青少年用戶。
但如何保護青少年用戶免受網(wǎng)絡騷擾,一直是社交網(wǎng)站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在 2020 年的社交網(wǎng)站調查中,Thorn 還對 1000 名 9-17 歲未成年人進行了網(wǎng)絡騷擾情況調查;其中 9-12 歲兒童 391 名,13-17 歲少年 609 人。這一調查的結果更令人觸目驚心:16% 的 9-12 歲女孩都被成年人以性企圖騷擾過,13-17 歲的少女更是高達 34% 有過類似經(jīng)歷。
那么青少年是怎么應對這些網(wǎng)絡騷擾的呢?83% 的人表示自己會屏蔽和舉報,只有 37% 的人會告訴父母或者親友。而且很多受訪的未成年人表示,即便他們拉黑和舉報了騷擾行為,他們還是會再次遭到對方更換賬號的再次騷擾。而在這些性企圖騷擾行為中,Instagram 和 Snapchat 的問題最為嚴重,26% 的類似騷擾都發(fā)生在這兩大平臺,其次則是 TikTok 和 Facebook Messenger(均為 18%)。顯然圖片和視頻社交平臺是青少年最容易遭到網(wǎng)絡性騷擾的平臺。
2021 年 Meta 前員工霍爾根(Frances Haugen)發(fā)布了大量公司內(nèi)部文件,證明 Meta 很清楚自己的平臺算法對青少年用戶心理健康有害。這一泄密事件給 Meta 帶來了巨大的監(jiān)管與輿論壓力,扎克伯格本人也被迫數(shù)次去美國國會參加聽證會。正是從霍爾根泄密事件之后,Meta 開始正式推出青少年用戶保護措施,在次年推出了家長控制功能。
監(jiān)管部門的步步施壓,也迫使 Meta 加快步伐保護青少年用戶。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已經(jīng)在 2022 年率先通過了《加州年齡相符設計法》,要求應用和網(wǎng)站開發(fā)者必須為 18 歲以下的未成年用戶安裝“數(shù)字圍欄”,分析自己服務可能對未成年用戶帶來的危害,采取主動措施保護他們的個人信息以及網(wǎng)絡瀏覽數(shù)據(jù)。如果有社交網(wǎng)絡違反這一規(guī)定,那么將面臨每名所涉及未成年用戶至多 7500 美元的罰金。
今年 6 月,紐約州通過立法,要求 TikTok、Instagram 等社交網(wǎng)站對 18 歲以下用戶限制功能,禁用平臺的內(nèi)容推送算法。而今年 7 月底,美國參議院也通過了《兒童網(wǎng)絡安全法》,要求社交媒體平臺必須采取嚴格措施保護未成年人,包括:阻止成年用戶在網(wǎng)上聯(lián)系青少年,限制青少年用戶泄密他們的位置和其他信息,允許青少年退出算法推薦功能,屏蔽諸多不適合未成年人用戶的內(nèi)容等等。
社交網(wǎng)站要掛上警告標簽
Meta 面臨的麻煩不僅于此。去年 10 月,美國十多個州的司法部聯(lián)合在加州起訴 Meta,指控這家社交網(wǎng)站巨頭為了利益無視青少年用戶的身心健康,在社交產(chǎn)品對青少年的可能危害方面誤導公眾,通過算法技術引誘青少年沉迷社交網(wǎng)站,從而加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危機。
除了來自州政府的訴訟,Meta 還面臨著來自教育工作者的訴訟。從去年開始,全美各地已經(jīng)有超過 200 個學區(qū)委員會聯(lián)合起訴 Meta、Snapchat 和 TikTok 等社交媒體公司,指控這些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設計了高度成癮的社交產(chǎn)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嚴重危害,而學校也是受害者。
社交網(wǎng)站已經(jīng)成為了全美國教育工作者眼中的眾矢之的。各地學區(qū)委員會一方面要起訴社交網(wǎng)站,另一方面在學校禁用手機。從佛羅里達到加利福尼亞州,從猶他州到康涅狄格州,這些政治立場差別巨大的紅藍州終于在一件事情上達成了共同意見:禁止學生在校園使用智能手機。
除了禁止使用智能手機,美國還打算讓社交網(wǎng)站掛上有害青少年的標簽。今年 6 月底,洛杉磯教委明文禁止校園使用智能手機之后,美國醫(yī)務總監(jiān)穆爾蒂 (Vivek Murthy) 博士在《紐約時報》發(fā)布文章,展示了諸多證據(jù)證明社交媒體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他呼吁社交媒體需要在平臺上加上類似“吸煙有害健康”的警告標簽,在醒目位置警告青少年沉迷社交網(wǎng)站可能會給他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
穆爾蒂寫道,“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危機已經(jīng)成為緊急情況,社交媒體是重要的推動因素。每天在社交媒體上消磨超過三個小時的青少年,他們出現(xiàn)焦慮和抑郁癥狀的概率會高出一倍。而 2023 年夏天的調查顯示,美國青少年每天會在社交媒體上消耗 4.8 個小時!”
穆爾蒂寫道,在這樣的緊急情況下,你沒有等待更多完美信息的時間。必須根據(jù)已知的事實,作出最佳判斷,盡快制定行動。美國醫(yī)務總監(jiān)(Surgeon General)相當于美國政府的衛(wèi)生健康事務發(fā)言人。不過他并沒有頒布法規(guī)的權力,如果要出臺類似規(guī)定,必須要美國國會立法。
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集中體現(xiàn)在 Gen Z(2000 年-2012 年之間出生)一代上。他們是在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中長大的一代人,從小就習慣了用智能手機,每天日常生活都在刷社交網(wǎng)絡。根據(jù) 2023 年 Common Sense Media 的調查,美國幾乎一半的孩子在 11 歲的時候擁有第一部智能手機,而大約九成的青少年都擁有自己的智能手機。
美國人驚恐地發(fā)現(xiàn),和前幾代人相比,Gen Z 一代變得越來越社恐和死宅。這些青少年不愿意出去打工,拿駕照年齡也更晚,甚至還不想出去玩(一個間接影響是,連未成年懷孕率都只有千禧一代的三分之一),成家生育年齡越來越晚,甚至很多人壓根不想要孩子。更令人擔憂的是,Gen Z 的自殺率卻遠遠超過前幾代人。Gen Z 女孩的自殺率高達每 10 萬人 5.1,而千禧一代只有 3.1。
美國紐約大學教授海德特(Jonathan Haidt)在今年出版的《焦慮一代:童年大改變?nèi)绾螌е戮窦膊×餍小罚═he Anxious Generation:How the Great Rewiring of Childhood is Cause an Epidemic of Mental Disease)提到,社交媒體的流行是導致年輕人心理健康危機的主要因素?!耙豁?29 個國家青少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全國青少年都多少出現(xiàn)了過度沉迷網(wǎng)絡、戒斷反應、忽視生活其他方面的問題,還會在自己刷社交媒體的問題上向父母撒謊。”
看起來青少年沉迷社交網(wǎng)站的問題已經(jīng)得到了美國政府的一致重視。就在上周,美國 42 個州和地區(qū)的司法部長聯(lián)名致函國會,呼吁通過法案強制要求社交網(wǎng)站加上警告標簽,提醒青少年沉迷社交網(wǎng)站可能危害心理健康。在這樣的監(jiān)管壓力下,Instagram 此時出臺最為嚴格的青少年用戶保護機制,未免有點“爭取個積極主動”的意味。
本文來自新浪科技,作者:鄭峻,原標題《一夜之間,Instagram 上的少男少女們都消失了》
廣告聲明:文內(nèi)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