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1 月 26 日的華為 Mate 品牌盛典上,備受業(yè)界和千萬消費者期待的華為 Mate 70 系列手機正式亮相,這款被譽為“史上最強大”的 Mate 手機,首次實現(xiàn)了從硬件到軟件,再到芯片系統(tǒng)的全面自主研發(fā),徹底打破了長久以來“缺芯少魂”的桎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研完全體”。
當然,華為 Mate 70 系列的亮點不僅僅在于內在靈魂完全自研。外在上華為也引入了全新升級的高亮鈦玄武架構,進一步刷新了旗艦手機的可靠性標準 —— 正面搭載第二代昆侖玻璃,使得整機耐摔能力提升 20 倍,輕松應對日常使用中的意外跌落;業(yè)界首發(fā)高亮鈦中框,耐摔能力提升 1 倍,耐磨能力提升 5 倍;背面采用超耐用錦纖材質,抗沖擊能力提升 5 倍并且抗污耐臟。這三者共同構成了全新的高亮鈦玄武架構,為機身提供了全方位的保護。
鈦金屬稀缺性,超高端旗艦機選擇
鈦金屬以其稀缺和珍貴而聞名,在金屬材料中占據(jù)著特殊的地位。盡管鈦在地殼中的含量并不算特別低,但其開采和提煉過程異常復雜,需要經過精細的工藝流程才能提煉出純凈的鈦金屬。這種高難度的提取和加工過程,使得鈦金屬主要被應用于航天、醫(yī)療等高端領域,如航空工業(yè)中,鈦合金因其輕質和高強度的特性而備受青睞。此外,高端珠寶品牌也開始采用鈦金屬制作首飾,這不僅提升了產品的價值感,也增添了獨特性。
也正如此,鈦金屬應用于手機之上,代表著手機的高端定位和奢華品質,是品牌對卓越性能和精致工藝的追求。
這里做個簡單的小科普:在手機邊框材料的選擇上,成本和價格是決定性因素。塑料邊框因其生產成本低和易于成型,被廣泛用于中低端手機,成本大約在 20 元人民幣左右。鋁合金邊框則因其輕巧和良好的導熱性能,成為大多數(shù)智能手機邊框的首選材料,成本大約在 100 元人民幣左右。而鈦合金邊框,以其卓越的硬度和輕量化特性,主要被用于高端旗艦手機,其成本可高達數(shù)百元人民幣。
鈦合金邊框之所以成本較高,除了鈦金屬本身的稀缺性外,還因為加工上主要有兩大挑戰(zhàn):一是高純度的鈦金屬材料,往往硬度不夠,無法有效保護機身;如果使用硬度更高的鈦合金,則會面臨拋光難度大,需要的耗時、耗材量也更大,因此業(yè)內使用鈦合金的機身表面大多不夠精致。
業(yè)界首發(fā)高亮鈦中框,可靠性和美學再進一步
在最新升級的高亮鈦玄武架構的加持下,華為 Mate 70 系列帶來了業(yè)界首發(fā)的高亮鈦中框,其中,華為 Mate 70 Pro + 采用了 1900°C 高溫熔煉,360 航空級鐵鋁全固相連接,以及 20000 秒鎢鋼 CNC 工藝,全面提升中框表面的耐磨性、耐腐蝕性,并融入多道精密工序打磨與拋光,賦予中框表面高亮的視覺效果,實現(xiàn)了精致外觀與可靠性的完美結合。
高亮鈦為華為 Mate 70 Pro + 帶來了更耐磨耐磕的可靠守護。
無論是塑料中框還是傳統(tǒng)的鋁合金中框,在使用過程中掉漆與劃傷是消費者經常面對的問題,即便是帶著手機殼,也無法保證手機外觀常用常新,這也導致手機出二手時不保值。而運用了高亮鈦中框后,其耐跌、耐刮能力相比上一代華為 Mate 60 系列邊框提升了 100%,耐磨耐腐蝕性能更是鋁合金邊框的數(shù)倍提升。得益于超強的可靠防護,華為 Mate 70 Pro + 常用常新,更加保值。
不僅如此,華為 Mate 70 Pro + 業(yè)界首發(fā)的高亮鈦中框還帶來了獨一無二的美學美感。高亮鈦玄武架構不僅實現(xiàn)了表面高亮的視覺效果,相比啞光鈦,光澤度提升了 3.5 倍。高光質感的背后是工藝復雜度的提升,相比鋁合金拋光時間增加了 2 倍。這種源于奢品精工打造的高亮精致感,為用戶帶來了非凡的體驗。
寫在最后
早在一年前的華為 Mate 60 系列上,華為就帶來了超可靠玄武架構,集超耐摔第二代昆侖玻璃、超堅韌玄武機身和超耐用錦纖材質等于一身,形成了全面的保護體系,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深切信賴與好評。
而華為 Mate 70 系列可靠性設計上再次突破 —— 亮鈦玄武架構,業(yè)界首發(fā)高亮鈦中框。這一突破性設計不僅將美學理念提升至全新高度,更在可靠性與耐用性上實現(xiàn)了質的飛躍。
正如“史上最強大的 Mate”定位,華為 Mate 70 系列,再一次證明了華為在智能手機設計與制造領域的深厚底蘊與卓越實力。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