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shè)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NASA 考慮向比鄰星發(fā)射探測器

Linvo說宇宙 2024/12/8 12:43:12 責編:夢澤

今年年初,一家名為“太空倡議(Space Initiatives Inc.)”的美國初創(chuàng)公司向 NASA 提交了一份探索比鄰星的提案。該提案設(shè)想通過光帆驅(qū)動的方式向比鄰星發(fā)射上千顆微型探測器,他們稱該方案為“蜂擁比鄰星”。九月份(2024 年),在 NASA 舉行的創(chuàng)新研討會上,研究人員向人們闡述了該方案的具體細節(jié)以及展示相關(guān)動畫。

比鄰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恒星,離我們只有 4.2 光年。出了奧爾特云,再走上大概一半的路程差不多就到了。比鄰星所在的系統(tǒng)并不是單恒星系統(tǒng),它所在的南門二(半人馬座 α)是個由三顆恒星組成的三合星系統(tǒng),也是《三體》里三體人老家的原型。不過現(xiàn)實中,南門二那三顆恒星的運動并不是沒有規(guī)律,相反,它們有著特殊的運動關(guān)系:其中比鄰星相對比較獨立,另外兩顆恒星距離它非常遠,甚至它們更像是一個雙星系統(tǒng)。

作為距離我們最近的系外恒星,比鄰星周圍是否存在行星呢?答案是不僅存在,而且已發(fā)現(xiàn)的就有三顆;而且不僅有三顆,其中兩顆還是巖質(zhì)行星;而且不僅是巖質(zhì)行星,這兩顆甚至還在宜居帶內(nèi)。不過由于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它的宜居帶距離恒星很近,這里的行星很容易被恒星潮汐鎖定,加上紅矮星的“脾氣”本就暴躁,超強耀斑什么的說來就來,所以對于行星來說,即使它們位于紅矮星的宜居帶內(nèi)那也不見得能有多宜居。

但是畢竟它們是離我們最近的系外行星,尤其是這個比鄰星 b,它還是一顆與地球質(zhì)量相當?shù)念惖匦行?,因此人們對它依然抱有無限遐想。所以不少人就想:這么近就別老是用望遠鏡看了,直接發(fā)個探測器過去實地打探一番豈不更好。

然而我們知道,比鄰星雖然相對來說離我們很近,但是 4.2 光年對今天的人類來說依舊是個難以企及的距離。要知道,截至目前人類飛得最遠的探測器 —— 旅行者 1 號,從 1977 年發(fā)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飛了將近半個世紀,這才只走了 0.0025 光年。照這個速度,到達比鄰星至少也得 8 萬多年。所以呢,要想真正實現(xiàn)星際航行,那必須得有更先進的驅(qū)動方式才行,比如光帆技術(shù)。

相較于反物質(zhì)引擎、曲速引擎這些過于科幻的東西,光帆算是非常貼近現(xiàn)實的一項技術(shù)。早在上世紀 20 年代,前蘇聯(lián)科學家就已經(jīng)有借助太陽光的光壓推動航天器的設(shè)想,該技術(shù)被稱為“太陽帆(Solar sail)”。近些年,一些國家在這方面的研究雖說仍然面臨諸多挑戰(zhàn),但同時也取得了一些進展。

還記得之前介紹過的尋找外星生命的“突破倡議”計劃嗎?它下面的“突破攝星”就是一項針對該方向的研究計劃,該計劃的一個前期“小目標”就是要通過光帆技術(shù)把微型探測器發(fā)射到比鄰星。

為什么是微型探測器呢?因為光子能夠產(chǎn)生的推力極其微小,要讓它起作用,現(xiàn)階段一方面需要增加能量(比如使用高功率的激光以及增大帆的面積),而另一方面要盡可能地減小設(shè)備的重量(比如限制在幾十克)。既要大、又要輕,可見材料問題是首先需要攻克的一大難關(guān)。

當有了合適的材料制作探測器后,接下來研究人員計劃使用一種高功率的激光陣列對其進行加速。

如此一來,在持續(xù)推進的累積效應下,這樣的“克”級探測器理論上最終能達到光速的 20%。這意味著,人類的探測器將有望在 100 年內(nèi)抵達比鄰星。

不過這樣的“克”級探測器實在太小,能力大大受限,就算去了也干不了啥大事。萬一路上再出點什么意外,幾十年的心血一下就都打水漂了,所以…… 為啥不多發(fā)射點呢?

這次向 NASA 提交的設(shè)想中,研究人員就計劃一次發(fā)射數(shù)百個探測器,然后最終打造一個由上千個探測器構(gòu)成的集群。這樣一來能做的事就多了,首先在前往比鄰星的途中,探測器就可以提前開始工作。比如之前對太陽系周圍的星際云了解得很有限,現(xiàn)在就可以實地地看一看,這也將是人類首次以太陽系外的視角觀察我們的宇宙。

當探測器抵達比鄰星后,借助上百臺探測器組成的虛擬望遠鏡陣列,我們可以開展高分辨率的觀測。無論是恒星、行星還是沒被發(fā)現(xiàn)的衛(wèi)星,甚至是那里的小行星,我們都可以對其進行直接成像。

聽起來是不是很激動人心?不過遺憾的是,該項目今年未能獲得 NASA(NIAC)的第二階段資助,該方案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處于概念階段。

不過即便如此,“蜂擁比鄰星”仍然是個值得研究和進一步開發(fā)的想法,和其他光帆項目一樣,它們?yōu)槲覀冋故玖宋磥韼资耆祟愋请H任務可能的樣子。

[1] Nikolaos Perakis, Lukas E. Schrenk. et al. Project Dragonfly: A feasibility study of interstellar travel using laser-powered light sail propulsion. Acta Astronautica. 129:316-324. (2016).

[2] Gong, S., Macdonald, M. Review on solar sail technology. Astrodyn 3, 93–125 (2019).

[3] Pengyuan ZHAO, Chenchen WU, Yangmin LI.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olar sailing: A review on key technologies.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36(5):125-144. (2023).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Linvo 說宇宙(ID:linvo001),作者:Linvo

廣告聲明:文內(nèi)含有的對外跳轉(zhuǎn)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jié)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鍵詞:天文,宇宙

軟媒旗下網(wǎng)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xiàn)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