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觸樂(ID:chuappgame),作者:祝思齊
“可能我們燃燒了一下,打出了一個光亮,在宇宙中應該會一直傳遞,它不會泯滅了?!?/p>
我在 2024 年見到游騎,是在距北京 CBD 一站之遙的一幢寫字樓里。這是一家金融機構的保險業(yè)務辦公區(qū),裝潢得商務又氣派,游騎是這里的一位業(yè)務代理人,每天西裝革履,出出進進。
將時鐘回撥 28 年,1996 年的游騎是一名大學工科畢業(yè)生,掌握了當時尚且不太普及的電腦技術,正嘗試進入《家用電腦與游戲機》(后更名為《家用電腦與游戲》,以下簡稱《家游》)雜志社。這是當時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游戲紙媒之一,創(chuàng)刊于 1994 年。通常被認為是觸樂前身的《大眾軟件》創(chuàng)刊于 1995 年。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不僅是紙媒的黃金時代,也是游戲平面媒體的黃金時代。彼時人們獲取游戲的渠道貧乏,獲取游戲信息的渠道也不多,游戲媒體承擔了圍繞作品提供前瞻、攻略與評論的多重功能。玩家們一手捧著珍貴的盒裝游戲,一手捧著各式各樣的紙質雜志研讀、交流,游騎也從電腦編輯、游戲編輯逐漸升任主編,在雜志社供職 12 年。
隨后,便是網絡興起、紙媒衰落的年代,受歡迎游戲的類型與形態(tài)也發(fā)生了改變。當年那些老游戲媒體人也在各行各業(yè)四散開去,有的仍然堅守在老本行,有的在與游戲相關的崗位上輾轉,有的則轉而從事完全不同的工作。
這是游騎的故事,一個不斷嘗試跟隨、追逐時代,有所失也有所得的故事。
“跳船”的人
游騎 1996 年進入《家游》的時候,用的筆名還是“PC 兔子”,也就是“PC tools”的諧音。
這個名字很有淵源。創(chuàng)刊 2 年,當時《家游》的編輯部已經滿員,“好位置都已經被搶了”?!昂梦恢谩笔侵笇9ビ螒蚬ヂ浴⒂螒蛐侣?、游戲機等最讓讀者感興趣的內容的崗位。它們基本覆蓋了一家游戲媒體需要的方方面面,沒有空缺。
游騎讀大學時,恰逢國內游戲雜志先后創(chuàng)刊的時期,因為狂熱的愛好,他在書報亭里逢游戲書刊必買,還成了《家游》的一名特約作者。雜志上“魔法門”系列第 3 部到第 5 部,以及“銀河飛將”系列,都是他寫的攻略和評論。以此為敲門磚,他非常想正式入職雜志社。沒有機會就創(chuàng)造機會,于是他給當時的《家游》主編寫了封長信,痛陳雜志內容定位的偏失,展望家用電腦未來在國內的廣大發(fā)展前景,以及自己在“玩以致用”方面的優(yōu)勢。主編看到這封畢業(yè)論文級別的“熱心讀者來信”,回了一封掛號信:“望到京面談。”
而這不是游騎唯一一次向他認可的方向主動出擊。
游騎用“PC 兔子”的筆名寫了一陣子電腦實用技術的內容?!熬褪墙檀蠹腋慵用芷平狻⒃O置把玩模擬器這些事情?!彼f。過了大概半年,雜志社里一位負責游戲的主要編輯離職去了美國藝電(EA,初入中國時叫“電子藝界”),空出了一個位置。
EA 是最早在中國大陸開展游戲發(fā)行業(yè)務的海外公司之一,海外公司在大陸尋找機會也是當時的一大風向。他們急需了解本地市場的人才,上世紀 90 年代的第一代游戲媒體編輯從小浸淫在各種海外單機游戲中成長,恰好與他們志同道合,被“挖角”和跳槽的為數(shù)不少。
趁著這個機會,游騎成了一名正式的游戲編輯。他專門為此更換了筆名 —— 取自他最喜歡、作為特約作者寫過測評的游戲“銀河飛將”(Wing Commander)系列中的“游騎兵”?!般y河飛將”系列幾乎是當年 3D 效果和音響效果最先進的游戲,引領著“互動式電影”的浪潮(這是在游戲被稱作“第九藝術”之前的“IP”),是那一代玩家“新世界的大門”代名詞。從此,他以這個名字為人所知,直到成為雜志社主編。
他在《家游》工作了 12 年。對此,他的感想是:“風平浪靜?!睓M向比較起來,游戲媒體在同行中的待遇不錯,工資讓他們“無需為生活憂心”,同事們大多樸實而快樂,根據出版周期高密度“放電”兩周,然后再晃蕩“充電”兩周。而且從制度來說,擁有版號的雜志不會輕易倒掉,也沒有人想到會倒掉,有點像半個鐵飯碗。
但是,在辦公室之外,形勢悄然變化。2000 年以后,網絡游戲逐漸取代了原本的單機游戲,游戲門戶網站也逐漸興起。甚至可以說,門戶網站逐漸成為當時游戲媒體的主流。
“畢竟網絡游戲對媒體形式和互動密度是有不同要求的?!庇悟T說,“實用性占了上風?!币驗橛螒蚴羌磿r的,那么當然需要即時的攻略去滿足玩家的需求;而游戲中有社交,同樣也需要網上社區(qū)滿足玩家的情緒價值。出版周期較長的紙媒不可避免地落后于時代。
雜志社的經營危機也逐漸顯出端倪。此前,雜志營收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發(fā)行收入,例如一本雜志定價 10 元,發(fā)行收入大概是 2.5 元;二是廣告收入,游戲公司、硬件公司時常會在雜志上投放廣告;三是擴展性經營,比如出版輔助攻略和 IP 相關的讀物。
這三個部分中,有兩個部分都在衰減。一年年過去,雜志的發(fā)行量不增反降,廣告商的滿意度也下降了。單機游戲時代,在雜志上宣傳之后,實體盒裝游戲的征訂量會顯著變高。網絡游戲卻幾乎不受這種效應影響,平媒廣告對硬件外設銷量的影響也越來越小 —— 這些都是廠商能實際獲得的數(shù)據。但當時,這盆水還很溫,出版社這條船上的人,不管是因為既有思維,還是既得利益,能改和愿改的都不太多。
2008 年,游騎意識到水溫上升的時候,已經進行過一些努力。首先是向外尋求游戲雜志互聯(lián)網轉型的項目投資 —— 借助雜志的知名度和多年來在業(yè)界的人脈,當時一家為諾基亞開發(fā)手機游戲的公司欣然遞出了橄欖枝,愿意以 100 萬元的天使投資啟動構想中的“家游網”(playgamer.com)。
他還嘗試把傳統(tǒng)游戲媒體人轉換成互聯(lián)網媒體人,鼓勵編輯改變工作方式和工作風格。但這種轉變很遲緩,成效也不高。同時,將雜志網絡化、以原本的名義建立網站,也有一些問題難以突破。
那聘請互聯(lián)網原住民呢?就像游騎提到的,雜志社工作是半個鐵飯碗,“版號制度本身就是一道護城河,別人想做也做不了?!庇悟T說,“但你有沒有意識到,這條護城河水馬上要干了,而且城外是無盡的曠野,大家根本就不準備跨過這條河進城?”
就這樣,雜志的轉型工作受到了許多掣肘。游騎覺得時機正在逝去。比起其他早早為未來做打算的人,他自認為行動起來已經比較晚了。事實證明,他當時所預見的是正確的 —— 隨后 5 年左右的時間里,國內幾家著名的游戲雜志都先后???/p>
“我不想做最后一個跳船的人。”他想。于是他動了離開雜志社的念頭,在外面尋找機會。
追逐新機遇
2008 年,當時家用機領域最大的門戶網站是電玩巴士。電玩巴士的創(chuàng)始人中有一位和游騎很熟。一次聊天的時候,電玩巴士的副總突然問起游騎,網站接下去應該怎么發(fā)展。
雖然形式不同,當時的電玩巴士與《家游》有共通之處 —— 內容更偏重于主機游戲。此前,游騎推動將雜志刊名從《家用電腦與游戲機》改成《家用電腦與游戲》,也是考慮到家用機在國內的市場準入壁壘太高,規(guī)?;a業(yè)化發(fā)展的機會窗口還很遙遠,而基于電腦的游戲時代已是天時地利人和兼?zhèn)?。直到今天,家用機在國內的發(fā)展也較為緩慢,這似乎印證了他當時的看法。
因此,游騎覺得應該順應潮流,做一些和端游相關的內容。何況當時不少知名家用機游戲 IP 也在網游化,比如“最終幻想”“怪物獵人”等系列都推出了多人在線版本。習慣單機或雙人對戰(zhàn)的家用機玩家,終將迎接網游的浪潮。
當然,用慣了電玩巴士的單機玩家不會這么快就接受網站的轉變。于是,游騎受邀離開了《家游》,在電玩巴士組建了網游部。這是一套單獨的人馬,專門負責圍繞端游建造專題站群。這種融合了內容專欄、論壇社區(qū)、福利活動的專題站,也是當時游戲門戶網站廣受玩家和廠商歡迎的建站形式。
游騎在電玩巴士工作了 2 年?;ヂ?lián)網團隊在拓展新領域時的韌性和努力,讓多年浸淫在紙媒的他深感震撼。之后,整個行業(yè)又發(fā)生了巨變 —— 新一代智能手機安卓 Gphone 和初代 iPhone 上市了。當時,電玩巴士擁有遍布全國的線下直營及加盟連鎖店,里面賣的是一些游戲機和智能手機 —— 不一定是行貨,但人們仍然趨之若鶩。于是電玩巴士又給 GPhone 和 iPhone 做了專題站,很快聚集起了相當規(guī)模的人氣。
嗅到機會的不只有電玩巴士。一天,游騎在雜志社時期認識的一位作者突然聯(lián)系上他。這位作者后來進入游戲公司,做過市場營銷工作,對市場機會嗅覺敏銳。他告訴游騎,有個專門破解安卓 ROM 固件的論壇(AndroidIn.net)熱度漸長,當下日活有 5 萬人左右。他接手了這個論壇,想把它做大做強。
破解固件、刷機這類解鎖手機功能限制的舉動,現(xiàn)在對普通用戶來說并不常見。但在當時,這些技術不僅受到關注,還實打實可以掙錢。這位作者就是在研究破解固件積累的基礎上,開發(fā)了一個手機主題管理軟件,功能和現(xiàn)在最常見的更換主題風格一模一樣。但在當時,這種 App 尚屬新奇事物。他把這個軟件賣給美國 Verizon 運營商,掙了 10 萬美元。
這件事在游騎眼中打開了巨大的前景。從電腦游戲到智能手機,時代再次為有志者們提供了一個風口。在與這個小團隊溝通交流了 3 個月后,他決定加入,把這個硬核技術論壇做成了當時最大的安卓手機交流網站“機鋒網”(gfan.com)。專注于安卓的機鋒網和專注于蘋果手機的威鋒網,在當時呈現(xiàn)并立的勢頭。
游騎在機鋒網的職務是內容總監(jiān),主要負責機鋒論壇、機鋒網、機鋒應用商店的內容運營,其中機鋒應用商店是一個第三方安卓應用分發(fā) App。2010 年左右,渠道的重要性還不像現(xiàn)在這么高,蘋果 App Store 只是初具規(guī)模,安卓應用商店更是剛剛起步 ——2013 年,華為應用商店開始真正流行起來,硬核聯(lián)盟的組建則要等到 2014 年。游騎眼中的“十幾個在野武將”這時候已經開始搭建應用商店,“為產業(yè)的興起做了一些微薄的、階段性的貢獻”。當時,他們曾經去給小米分享過如何做論壇社區(qū)運營、去華為分享過如何做應用商店的分類選擇,這成為游騎眼中一個小小的高光時刻。
移動互聯(lián)網的浪潮仍然沒有停止。眼看著手機游戲越來越流行,許多人動起圍繞手游做產品的念頭,資本對此也感到十分興奮,創(chuàng)業(yè)之風盛行。其中,游騎經朋友介紹結識了一位 80 后,兩人圍繞創(chuàng)辦手機游戲門戶網站擦出了火花。憑借融到的 1000 萬元天使投資,他們搭建了魔方網(mofang.com)。幾個人大張旗鼓地在北京望京 Soho 租下一整層樓,裝修成明亮寬敞的辦公室,組建了多達 200 人的團隊,準備“干一票大的”。許多同行都曾到這層樓參觀、交流經驗,魔方一度成為業(yè)內艷羨的對象。
在計劃中,他們要依托魔方網做成一個能為市面上大多數(shù)手游服務的、聚沙成塔的攻略 App 群,定名為“手游助手”。它以駐留在手機后臺的浮窗形式運行。玩家一旦在玩手游時遇到問題,就能從浮窗中點開攻略,然后輕松地回到游戲中繼續(xù)玩。
如果說之前做論壇、做網站的工作性質仍然偏向媒體,游騎在魔方網的工作更像是產品經理。之后,他也更多地用這個身份去介紹和總結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但當時,團隊低估了各種游戲功能應用接口的復雜程度和技術難度,用一款產品去滿足所有手機游戲的要求,相當于要制定一個行業(yè)標準,這對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
更何況,雖然游騎從雜志社跳槽后幾乎一直身處創(chuàng)業(yè)團隊,但這是他頭一次以管理者的身份去領導一個產品的開發(fā),他很快感到自己力有不逮。“我是一個沒有受過管理訓練的人,既要面對一個 200 人的團隊,又要面對這么緊密的業(yè)務成長的要求,就會出現(xiàn)很嚴重的管理沖突?!彼f,“比如產品部門和技術部門的協(xié)同出現(xiàn)問題,在質量把控和目標把控上就無法達成一致?!?/p>
幾個月后,游騎離開了魔方網。而魔方網在初期的風生水起之后,也沒能成為創(chuàng)始人們希望的樣子。他清楚地記得,那一年恰逢韓寒的電影《后會無期》上映。這個曾經承載了許多人野心和理想的項目,也和他后會無期了。
游騎職業(yè)生涯的下一站,又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團隊。當時,他以媒體人的身份受一位業(yè)界大哥委托,幫助他們策劃和主持新產品的發(fā)布會。那是一款“手游主機”,專供重度玩家用鍵盤、鼠標或者手柄高精度地玩手游。游騎第一次在望京 Soho 實地看到他們的成果,其實是不贊同的。他當時“掰扯了 3 個小時”,試圖說服對方這款產品前景堪憂。“這是一個移動互聯(lián)網游戲的時代,你怎么能做一個‘不移動’的互聯(lián)網產品?”
但爭論到最后,游騎卻反過來被對方說服了 —— 如果說當今的手游會變得越來越重度,玩家對手游的操作性和抗疲勞的需求越來越高,這么一款產品似乎也不是沒有未來?
就這樣,游騎決定加入這個名叫智酷(ACOOO)的團隊。他最開始是學機械出身,之后又專門去學習了管理知識。在智酷的 5 年間,他在協(xié)調業(yè)務團隊時比在魔方網絲滑許多,沒有再遭遇過管理上的挫折。
問題在于,他們要憑借十幾個人的團隊和 4500 萬元投資,做出一個當今也幾乎沒人能做的平臺級硬件產品。在他們的設想中,手游主機“oneBoard”不僅僅是一個為手機游戲提供實體外設操控能力的外設平臺,還可以提供一種“跨屏幕的一致性體驗”—— 在手機、平板和顯示器的大屏之間,甚至在電視那種超大屏幕上,用戶都能用都舒適的操控方式玩同一個應用或游戲。甚至只需要用手機晃一晃,就能把畫面?zhèn)鬟f到另一個屏幕上。這個功能他們曾經實現(xiàn)過。
如果說創(chuàng)業(yè)者多少有種“一戰(zhàn)上岸”的心態(tài),游騎曾經將智酷 oneBoard 這款產品視作逆天改命的機會?!斑@可能是我離成功最接近的一次,”游騎笑著說,“就差 0.01 毫米?!?/p>
但當時他們沒有仔細考慮過,這是否是一家小公司能靠 4500 萬元融資做成的事?!澳阌凶约旱慕y(tǒng)一解決方案嗎?各家廠商愿意遵循這個方案嗎?如果不遵循,你又怎么可能去協(xié)調各家軟硬件廠商不同的規(guī)范?”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他們的嘗試最終歸于沉寂。
游騎仍然不認為當初的思路是錯誤的。直到現(xiàn)在,他們仍看到很多廠商 —— 包括華為和蘋果 —— 都在完善這種體驗。實際上,做論壇、做網站、做應用商店、做跨平臺外設,他似乎一直在追逐行業(yè)的趨勢與風口,但總是與真正的成功失之交臂,并不是因為時機太晚,似乎更像是時機太早、條件尚未成熟。
現(xiàn)在,他坐在 CBD 的寫字樓中,伸手指了指落地窗外更加氣派的高樓?!爱斘磥硇∶?、華為或者蘋果有一天做成了自己的生態(tài)鏈的時候,它們會不會發(fā)現(xiàn)科技史上曾經有我們這種星星點點的想法?不知道我們的嘗試,是不是曾經也給過它們一些啟發(fā)或教訓?”
一顆玩心
游騎目前在一家金融公司擔任保險業(yè)務代理人,雖然不完全是創(chuàng)業(yè),但基本上事事也都要自己負責。回頭看來,自從離開雜志社,他總是加入創(chuàng)業(yè)公司。游騎說,他對當年電玩巴士創(chuàng)始人的一句話記憶猶新 —— 曾有投資人問“為什么要創(chuàng)業(yè)”,那位創(chuàng)始人回答:“因為創(chuàng)業(yè)可以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p>
這句話對游騎影響深遠。他也一直在持續(xù)做自己認為對的事?,F(xiàn)在,他憑借 3 個原則選擇發(fā)展領域:第一,這個行業(yè)要處在上升期,現(xiàn)在人工智能、新能源、區(qū)塊鏈都欣欣向榮,他還加入過一個非常小的 NFT 團隊以探索區(qū)塊鏈領域;第二,平臺最好處于頭部地位,如果有可能,盡量去大平臺 —— 雖然這一點可能不太容易做到,但大平臺終究會帶來更多資源與機遇。
第三,他希望能做離錢近、離價值近的工作。換句話說,他希望能更直接地參與創(chuàng)造產品、創(chuàng)造價值。在游戲媒體的時候,他一度厭倦于單純介紹游戲,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做與制作游戲相關的工作;廣告收入也只能算間接收入,不是直接通過游戲獲得的收益。只是很少有人能成功從游戲媒體轉行到游戲公司的研發(fā)崗,而游騎不斷加入新團隊,其實就是不斷地去嘗試親手做產品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他在不斷嘗試新職業(yè)的過程中找到一種類似于游戲的樂趣。“你會拒絕玩一款新游戲嗎?”他問,“所以我也不會拒絕一個新的機會?!?/p>
現(xiàn)在,游騎仍然經常在家打游戲,只是更偏重于復古老游戲。從他最初熱愛的模擬經營,到更加硬核的賽車和模擬飛行,那些如今看來相當簡陋的畫面和復雜的機制都仍然讓他津津樂道。因為這些興趣,他還建立了一個“復古電腦研習社”(RetroPC.CN)。
為了維護、增強和運行各種古董電腦,需要相應的擴展硬件板卡或功能產品。但這些東西在市面上又少又貴,讓游騎覺得十分憋屈。結果,在某個“靈光一現(xiàn)”的時刻,他通過自學初步掌握了 EDA 電子設計自動化的技能,恰逢開源硬件風潮盛行,他就開始推出各種“手搓產品”。
從 2016 年到現(xiàn)在,8 年間,國內復古電腦圈子日益熱鬧,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體驗各種經典機型的復古游戲。有趣的是,復古電腦研習社的粉絲和客戶群體中,不僅有各種古董電腦玩家,通過“古老的”QQ 群聚合在各種機型專區(qū)中相互交流,其中還出現(xiàn)了一群遍布全國各地半導體產業(yè)區(qū)域的“怪咖”。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光刻機、掃描電鏡、探針臺等設備的主控電腦中,有一個關鍵部件叫做 SCSI 接口硬盤,由于年代久遠早已停產,正面臨斷供。巧的是,游騎為各種古董電腦而制作的增強替代部件中,就有一個 SCSI 接口電子硬盤的產品線。因此,他成了圈中小有名氣的“梁工”。
在復古電腦的收藏研究之路上,游騎逐漸發(fā)現(xiàn)老游戲也有機遇。他常提到一位 Up 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因為鏡頭語言特別好,一個蘋果初代麥金塔電腦的開箱使用視頻,在B站上就超過了一千萬播放量。
“人們仍然需要游戲媒體,只是媒體的形式變了?!彼统鍪謾C比劃起來,“你看,你單純寫一個老游戲編輯的故事,有可能沒人看。但假如咱們以視頻的形式,當場拿出來手柄,一邊打游戲,一邊給大家看:當年的《銀河飛將》是這樣,得用游戲桿玩;而當年最頂級的音效設備是 MT-32,這是個外置的 MIDI 混音器…… 還有裝游戲的 6 張軟盤……”
也就是說,哪怕游騎現(xiàn)在回頭做游戲媒體,也希望能把它做得有趣、好玩,而且緊跟潮流。“現(xiàn)在用手機剪視頻很方便,用手機拍點什么,配上音樂,效果就會特別好。”他說,自己會一直關注著復古電腦自媒體這個新興潮流。
訪談結束前夕,游騎又分享了一件事。他曾參加過一次高山速降自行車嘉年華,“就是那種戴上頭盔和護甲、從高山上騎自行車沿著越野山路沖下來的運動”。過程非常刺激,讓他覺得“人生無憾了,但我絕對不會去玩第二次”。也就是在那一次,他在騰空躍起落地時側摔下去,把右手拇指關節(jié)處刮掉了一塊肉。
他第一時間想的是 —— 應該掛一個 GoPro 在身上,把這個過程拍下來呀!“只要好玩,只要極限,媒體永遠是有生命的,游戲媒體也永遠有生命,但是要時尚一點?!庇悟T說。
所以,不管是否仍然在《家游》雜志、在游戲行業(yè),過了 28 年,作為老游戲媒體人的游騎仍然保有一顆玩心。在“玩”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會產生種種成功或失敗的嘗試,而他用一個相當科幻的說法總結了自己的這些年:
“可能我們燃燒了一下,打出了一個光亮,在宇宙中應該會一直傳遞,它不會泯滅了。”
(文中游騎為化名。)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